提起何首烏,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其與烏發聯系在一起,認為何首烏有補肝腎烏須發的作用。然而近幾年不斷有服用何首烏導緻肝損傷的病例報道出來,一時間生出關于何首烏的種種疑問:何首烏能烏發是真是假?何首烏真的會導緻肝損傷嗎?如果會,又該如何避免?
何首烏是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主産于廣東、廣西、河南、湖北等地,尤以廣東德慶、雲浮地區出産的何首烏質量為佳。
很多人不知道何首烏有生首烏和制首烏之分。因炮制方法的不同,何首烏分為生首烏和制首烏。1985年版藥典就把生何首烏和制何首烏明确區分為兩種藥物:平時生活中所說的何首烏實際上是指制何首烏,處方上的何首烏指的是生何首烏。
生何首烏和制何首烏的功效各不相同。生何首烏即隻經淨制切制的何首烏,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有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的作用,用量一般是6~12 克;制何首烏則是經過加輔料蒸、煮、曬加工炮制後的何首烏,起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須發的作用,藥典上用量一般為6~12 克。隻有制何首烏才有烏發作用,使用時也有嚴格的劑量要求,否則容易産生肝毒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