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會長肉,更長壽!激活人體自帶的“長壽肉”,護心髒、降血糖、強肺髒…比光吃補品強多了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鍛煉過了?身上的肉是不是松松垮垮的,也沒多少肌肉?可你知道嗎,肌肉被稱為“長壽肉”,甚至有“存錢不如存肌肉”的說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節目中的嘉賓徐先生,雖然已經64歲了,身體素質非常好,肌肉力量也完勝40歲的金醫生——徐先生輕松完成了40個55kg杠鈴的卧推,而相同的時間内,金醫生隻完成了16個45kg的杠鈴卧推。
徐先生優秀的肌肉力量,與他健身20多年是分不開的。而在他們的健身房内,還有一衆熱愛鍛煉、肌肉強健的大爺們,比如:66歲的盧先生、67歲的賀先生、83歲的楊先生……
那麼,肌肉到底對健康有哪些好處?哪些肌肉尤其值得鍛煉?鍛煉肌肉時,飲食上有什麼講究?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期專家」
▼
1
練好“長壽肉”
逆齡長壽保健康
現場檢測發現:體重80公斤的林醫生,肌肉量隻有30公斤;體重93.6公斤的徐先生,肌肉量高達61.5公斤。
而且徐先生身體非常好,近期的體檢報告顯示基本完全正常,中老年人常見的“三高”他都沒有。
專家表示,肌肉是身體整體狀況的反映,是維護健康最重要的組織,其對心髒、肺功能、胃腸道健康都至關重要,甚至有研究表明,肌肉功能對認知能力也有影響。
兒童到青年時期,肌肉在不斷合成,25歲左右達到頂峰。而從40歲以後,肌肉量就會明顯下降;70歲後,肌肉量每10年大概就會減少15%。
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注重強健肌肉,減少肌肉流失。專家更是給我們推薦了3組必練肌肉,對身體尤為有益!
2
必練肌肉一:強心肌肉
強心肌肉其實就是下肢肌肉。
心髒将血液泵到全身後,外周肌肉會收縮,幫助靜脈血液回流到心髒。而小腿肌肉越飽滿,收縮能力越強,靜脈血液回流就更順暢。所以,練好下肢肌肉對心髒有好處。
1自測小腿肌肉量
用雙手拇指和食指環繞小腿最粗處,若環不上,說明小腿肌肉飽滿;基本能環上,說明身材苗條,小腿肌肉也還可以;如果環有空餘,說明小腿肌肉薄弱。
22個動作,鍛煉小腿肌肉
①空氣座椅
站在椅子前,雙腳稍微分開,盡量慢地往下坐,即将接觸到椅子時再盡量慢地站起來,整個過程最好用時30~60秒。每天4~6組。
②空氣高跟鞋
擡起後腳跟,假裝穿了一雙高跟鞋,然後行走。每組10~20步,每天5~10組。
點擊下方視頻
學習鍛煉小腿肌肉的具體動作↓↓↓
3
必練肌肉二:降糖肌肉
降糖肌肉即腹部核心肌群。
胰島素和受體結合才能轉運葡萄糖,完成血糖代謝。而肌肉上就富含胰島素受體,肌肉越飽滿,越有助于控血糖。
很多糖尿病人都是腹型肥胖,血糖往往也很難控制好。所以,練好腹部核心肌群,對控制血糖大有裨益。
1自測腹部核心肌群力量
平躺在瑜伽墊上,不借助上肢,站起來。如果能完成,說明腹部核心肌群力量不錯;反之,則說明腹部核心肌群力量較弱。
2V字對抗,鍛煉腹部核心肌群
坐在瑜伽墊上,雙腿略微擡高,身體稍微後仰,雙手平舉并快速進行上下擺動,每天做600次(可以分多組完成),有助于腹部燃脂增肌。
4
必練肌肉三:強肺肌肉
強肺肌肉即胸肌。
呼吸運動實際上是胸肌帶動胸廓去起伏,才能完成。另外,排痰也需要呼吸肌用力。因此胸肌強健,有利于肺健康。
1蛤蟆功,鍛煉胸肌輔助護肺
像蛤蟆一樣趴在瑜伽墊上,然後像做俯卧撐一樣重心下落,再擡起身體。每次12個,每天4組。
【注意】鍛煉時需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5
補對蛋白質
是增長肌肉的關鍵
“三分練,七分吃”,正确飲食對于增強肌肉也是非常重要的。
徐先生的晚飯是一盤豬肉炖粉條、一條鲅魚,一盤炒豆芽。他說自己平時大魚大肉吃得比較少,每天會吃1斤左右的雞胸肉。
1保證蛋白攝入,是增肌的基礎
對于老年人來說,千年難買老來肉,尤其是肌肉。而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基礎,所以日常一定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而且合成肌肉最需要的是動物類蛋白,所以不建議純素食。
2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質,增肌效果更好
即便是動物類蛋白也要有所選擇,否則吃進去的蛋白質,很可能隻有一小部分能夠被機體消化吸收轉變成肌肉,其餘的則被排出了體外。
專家表示,蛋白質需要經過消化吸收變成亮氨酸後,才能用于合成肌肉。因此,當蛋白質中富含亮氨酸,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那麼,哪些食物富含亮氨酸呢?可以參考下表:
常見富含亮氨酸的食物
對于體重50kg的人來說,每天應該攝入2個雞蛋 2盒250ml的牛奶 3~4兩瘦肉保證每日蛋白質所需。具體飲食種類可以适當替換。
(我是大醫生官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