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給繩子打結。給繩子打結的方法有很多,然而記太多的結其實是沒有必要的,事實上你也記不住那麼多。我們隻要記住四五個,比如稱人結、接繩結、雙套結、八字結、上吊結等,就足以應付各種狀況了。就實用性來說,與其浪費時間去記很多繩結,不如學習如何将一個繩結徹底活用。所以,今後想要精通結繩的人,應舍棄“廣而淺”,選擇“窄而深”的少而精主義,就是較明智的決擇。 以下将就繩結中最基本的一些結法及其作用詳加說明。相信你隻要記住其中幾種善加活用,即可應付任何狀況。 (方法一)圖1、
(方法二)圖2、
(方法三)圖3、
(方法四)圖4、
(方法五)圖5、
(方法六)圖6、
(方法七)圖7、
(方法八)圖8、 (方法九)圖9、
更多繩子打結方法:
半結 簡介:所有繩結的基本結。 用途:防止滑動、或是在繩子未端綻開時可做為暫時防止繼續脫線。 缺點:當結打太緊或弄濕時很難解開。
八字結 簡介:打法簡單、易記。 用途:可作為一條繩上的一個臨時或簡單中止,制動點。 特征:即使兩端拉得很緊,依然可以輕松解開。
平結 用途:将同一條繩的兩端綁在一起。适用于連結同樣粗細、同樣質材的繩索;但不适用在較粗、表面光滑的繩索上。 特征:纏繞方法一旦發生錯誤,結果可能會變成個不完全的活結,用力一拉結目就會散開。其結目如果拉得太緊,就不太容易解開;不過如果雙手握住繩頭,朝兩邊用力一拉,就可輕松解開。 秘訣:左搭右、右搭左。
稱人結 簡介:被稱為繩結之王,為世界上最廣為歡迎,于各種戶外運動,甚至各行各業或日常生活中頻繁的使用到。 用途:當繩索系在其它物體或是在繩索的末端結成一個圈圈時使用。 特征:宜結宜解、配合保固安全性高、用途廣泛、變化多端。
雙套結 簡介:其它繩結的開頭和結束之用。 用途:通常應用在兩端施力均等的物品上,适用于水平拉力之下。 特征:具備極高的安全性,不過,如果隻在繩索的一端使力的話,雙套結的結目可能會亂掉或松開。
三套結 簡介:作用和雙套結相同,但較為牢固。 用途:應用在垂直方向的拖力。 其它:又稱為轉動結( Rolling Hitch),馬格納斯結 ( Magnus Hitch ) , 拉繩結 ( Taut-line Hitch),止索結 ( Stopper Hitch ) 。
漁人結 簡介:此結十分容易打,但很難拆開。 故應盡量避免用在一些質地好的繩上,也不好用在會扯得很緊的繩上, 因扯緊後,很難解開。 用途:将兩條繩繩連接一起, 通常是硬和軟的兩條繩。
抓結(prusik knot) 簡介:稱普魯士結、移動結。用于行進、上升中的自我保護。 特征:抓結不受力時可沿主繩滑動,受力時在主繩上卡住不動。
營釘結 簡介:可讓你将結位在繩上随時上下移動。 用途:用在各種斜拉繩的收尾。 特征:可随時調較繩的松緊度。
縮繩結 用途:将長繩收短,以免要因太長而要剪短,也可用此法加強繩上容易磨損部份的保護。 特征:如繩太松,則此結很容易松散而失去作用。
接繩結 用途:将兩條繩按在一起。 特征:容易解開。
拉柴結/系木結 簡介:擁有一個可随意調整的圈。 用途:綁緊及拖拉木材之類的物品。 特征:雖然是一個方便可靠的結, 但是一定要受到拉力,否則它将會松脫而導緻危險。
絞刑結 薩達母被執行時的繩結打法。
平結 又稱為方結,在各種類型的結中,平結使用頻率最高,也最為人所熟知。用平結将粗細相同的繩索連在一起,即使承受拉力很大,也十分結實,而且易于解開。 粗細不同的繩索用此結系在一起并不可靠,使用尼龍繩時也不應打平結--尼龍繩太滑。 也可利用平結将繩索系在其他物體上。在營救中使用平結較好,它十分光滑,不易傷着遇難者。 a、将右邊一根放在左邊的繩子上面; b、向下環繞,然後将左邊繩端放; c、在右邊繩端上; d、再向下環繞。 小心檢查--兩個環可以彼此滑動,如果穿錯了位置,就會導緻系不到一起(散開),或者在受到拉力時難以解開。 e、同時拉動兩根繩索,将平結系緊;或者僅從活端用力,也能确保系緊。 f、系完平結後如懷疑是否可靠,可将平結每一端的活端在繩索上再打半個索結
反手結 有所有的結當中,反手結最簡單。首先将繩索曲成一環狀,将活端從後面穿過此環拉緊即成。反手結除了用一在繩端處打一結點(使繩頭不易散開)外,很少有其他用場,但它是許多其他結的組成部分。 此結制作極為快速,首先将繩索彎成一環,将此環套在一固定物體上,緊拉,再用活端與環打一反手結
“8”字形結 此結同反手結一樣可在繩端系一個結點,但卻比反手結更為有效。先将繩彎曲成一環,将活端放至繩索固定部分的後面,然後繞過固定部分,再将活端穿過前面的環。
“8”字形環 此環比反手環更結實牢固,制作方法與“8”字形結相同,但使用雙股線,将環端作為活端,可放在用來系繩索的釘錨上。
“8”字結第二種編織法 這是一種将繩索系在錨上的相當有效的結。可在物體(錨)過高不能将打好的結套上的時候使用。首先在繩索上制作一松弛的“8”字形結,将活端繞過物體再拉回,沿着原8字形結的線路重新作一“8”字形,然後系緊即可。
繩索連接單編結 用來連接粗細相同或不同的兩根繩索,這比兩根粗細相同的繩索系成的平結更為有效。對于材料不同的繩索,特别是潮濕或結冰的繩索,此結較理想。 此結制作簡單,在繩索未承受拉力時也容易解開。如果制作方法無誤,且承受的拉力是穩定規則的,則此結不會滑開。 1、将一繩彎曲成環狀,另一繩的活端a向右,從後面繞過環,再将活端從這根繩與另一繩之間的環間穿過。 2、拉緊。拉力增加時,此結自動系緊。
雙編結 雙編結比單編結更結實耐用,對潮濕的繩索效果不錯,特别是在兩根繩索間粗細相差懸殊時。不過,即使兩根繩索都很粗,使用雙編結連接也十分結。如果繩索受到的拉力不穩定,普通的單編結就容易滑落,此時更能顯出雙編結的優點。 1、将粗一點的繩索彎曲成環狀,将細繩的活端a穿過此環,先移到粗繩活端的下面,再從前面開始環繞此環一周,然後從後面将細繩活端穿過細繩與粗繩活端之間。 2、将細繩活端再次環繞一周,再穿過相同地方(細繩與粗繩活端之間)。 3、拉緊,此結完成如果未拉緊,此結受力時容易松動。制作此結不宜使用光滑的繩索,如尼龍質的釣魚線。
漁人結 連接兩根質地柔軟的繩索(或其他材料)時可采用此結,例如藤本或金屬線。對于潮濕的或打滑的繩線也很有用,特别适于連接捕魚用的釣線--首先在水中浸泡釣線,使其柔軟。用此結連接細線時緊密牢固,但不易解開,在不能肯定平結或單編結是否有效時,可試用此結。但粗繩索或尼龍線不可使用此結。 1、将兩根線放在一起,末端方向相反,将其中一線的活端繞過另一根線,簡單制作一反手結。 2、用同樣方式,重複另一根線的活端。 3、輕微拉緊兩個反手結,然後彼此相向滑動,讓兩結緊挨,再系緊兩結。
帶結 對于表面平滑的材料如皮帶、布帶等的連接,此結效果不錯。當情況緊急、缺少繩索時,甚至可用被單或其他織物試一試。 1、用一根帶子活端制作一個反手結,不要拉緊。 2、将另一根帶子的活端沿反手結的運動軌迹的相反方向穿越此結。 3、活端應該恰好在結内,這樣,拉緊時活端就不會滑落。
活動單套環 此環可以滑動,可以任意松緊。先制作一個小的單套環,然後将繩子長端從此環穿過。 不能将活動單套環系于腰間,特别在登山時更應注意。此環的功能類似懸挂人的絞索,可以緻命。
套索 這是另一種能夠自由滑動的套索結,但此種結有一個明顯的圓形環,适于投擲套取某物,所以是一種套索。套索的功能多種多樣,但在野外求生時,如果僅有一根繩索,那麼花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試圖用這種方式捕獲動物并不明智,因為這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在你真正需要繩索時,或許它已經因為捕獵而損壞。但是,花時間練習用此種方法捕獵是值得的--掌握技能後,在真正的困境下就會取得回報。 1、首先打一反手結。 2、在離繩端一段距離彎曲一個環。 3、在反手結與環之間再将繩索折成半環。 4、将半環穿過先曲成的繩環。 5、繞着半環将繩環系緊。 6、将繩索的長端穿過新的繩環。 在用套索捕獵時,應注意手中繩索的長度。一隻體型大的動物肯定會逃跑,如果繩索未抓牢,就可能讓動物拖走,那就會偷雞不成反蝕米。而将繩索固定在身上又會被動物拖,弄不好會嚴重受傷。那麼,可以利用固牢的“錨”承受動物的拉力嗎?答案是肯定的,将繩索繞過樹幹或一塊岩石或許就會安然無恙,否則拉力過猛時renti難以承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