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二單元是寓言篇。講真,學渣媽媽非常喜歡的一部分。因為寓言故事,古今中外基本都短小精悍,且回味無窮。
短小意味着好讀,回味可就難了,就和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林妹妹 哈姆雷特一樣,每一個寓言故事大家體會的心得也各不相同。但好在條框在那,曆史文化的大基礎下,我們得到的主體經驗還是基本一緻。
先說說這次的《守株待兔》古文,共5句。
第一句:介紹主人公;
第二句:介紹重要道具:大樹樁子;
第三句:介紹倒黴兔;
第四句:介紹期望;
第五句:介紹結果。
學習古文其實就是一個擴句子的過程,把每一個字按照句意組詞然後連接,就是古文翻譯。例如守株待兔:守着大樹樁等待兔子。在三年級階段無論是詩詞還是古文,能夠造出準确的詞對于古文翻譯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因此我和小渣的學習方法是:根據文章小渣進行組詞造句,梳理好後落實到筆頭,這樣每一個字意都會很清楚。同時對文章的大意也了解了。
編小品是必不可少的任務。一個枕頭當木樁,我和小渣分别扮演兔子和耕者。念一遍演3遍,10分鐘保證所有的含義 背誦就完成了!
不勞而獲不可取,守株待兔是案例。
要想佳肴擺上桌,辛苦勞動最實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