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天大清早6點準時起床,抄起一塊面包就跑到校園操場上背考研英語單詞;
如果,你計劃出國,每周都在網上苦苦尋覓一個可以練口語的老外;
又或者,你的孩子還在上小學,每天下了課都要被你拽去英語課外輔導班……
這個時候,有個人不屑一顧地跟你說,“别傻了老弟,學英語沒用的”,你咋想?
這幾天,一場關于“是否應該學英語”的辯論登上熱搜榜。
某作家發微博說,“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财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解決這個問題隻要搞一支專業翻譯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着全民傻乎乎地學英語?我覺得這才叫減負。”
此語一出,瞬間在微博上引發熱議,還引來王思聰的回應。有過留學背景的王思聰對這個說法很不以為然,轉發回應道,“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随後他又進一步解釋說,翻譯軟件不能翻譯出文化。
這場争論,有人說是流量碰瓷,有人說是無心之争,但還是牽扯出一個問題:學英語到底有沒有用?
“英語無用論”跟“讀書無用論”一樣,都是輿論場上的老話題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出來炒冷飯,本來并不值得辯駁一番。
不過,這次這名網友的理由跟以前相比還是有些不同,他認為,“(我們)全面追趕的時候可以學,取而代之的時候就應該改變”。
通俗點說就是:以前中國學習成績不好,努力學習沒啥問題,現在成績趕上來了甚至有超越之勢,再做當年的“吳下阿蒙”不是掉價麼?
中國在八九十年代确實有過一個“英語熱”的時期。那時國門初開,改革開放持續深入,大批西方文化産品湧入中國,這些新思想、新知識給年輕的知識分子帶來很大震動,推動他們積極學習英語,了解外國文化。這一時期的英語熱,實際上是當時西方文化熱的副産品。
另一層原因是,不少外企進入中國,待遇比中國企業好得多,學好英語是進入外企的敲門磚,有直接的經濟利益。
也有一些人學英語是為了出國,在這個過程中催生了一些英語培訓機構,助推着國人的英語學習熱情。而英語被納入高考,沿襲至今,更是全民學英語衆所周知的原因。
所以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中國人學英語大概都帶着一種工具理性的思維:隻有掌握了英語這門工具,才能實現考上大學、出國留學、進入大企業的目标。
不能否認,現在多數人學英語,依然沒有跳脫以考試為目的的範疇。單将英語作為達成某個目标的工具,看起來也确實有些“功利”,但就此斷言英語是一門“廢物技能”了,結論下得也是太草率。
與八九十年代相比,中國的經濟水平已大大提高,連帶着漢語也走向世界,前段時間沙特還把漢語列為必修課。
但是,世界也在變化,各個國家、各種文化的“結界”不斷被打破,這種情勢,更需要學習不同語言,加強交流。
本質上,作為一種語言,英語不是别的,它就是一門工具:它是應試的工具,更是人與人交流、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了英語不意味着就淡化了漢語,而不管漢語還是英語,都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橋梁。
千萬别忘了,英語仍是世界第一語言,你不學英語,寫論文看不了英文資料;做設計看不了世界最一流的圖紙;你大概也沒見過用漢語敲代碼的程序員吧?
維特根斯坦在1922年寫道:“語言的限制就是對我的世界的限制”。
那麼,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想看到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東西,了解實際上更多元的文化,你就不能排斥一門世界通用語。通往預言背後的世界,翻譯器可頂替不了。
維特根斯坦的原話是,“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are the limits of my world.”如果沒人懂英語,大概我們就永遠不知道這句話的哲理了。
你看,這就是為什麼要學英語的原因。
□ 王言虎(媒體人)
編輯 王言虎 實習生 葛書潤 校對 郭利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