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老年人有哪些生理特點

中老年人有哪些生理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22:16:00

髒腑生理機能的衰退是機體衰老變化的根本原因,也是老年生理的主要特點。老年人在髒腑、陰陽、氣血、精神、形體外貌和動作起居等方面的變化,可歸納為髒腑漸衰、陰陽漸虛、易感外邪、情志不甯和易生積滞等五個方面。

一、髒腑漸衰

人體陰陽氣血之盛衰,形體百骸的壯羸,都取決于髒腑功能的強弱。人的髒腑功能實際在老年到來之前就已開始衰退,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衰退會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加重,最後終緻髒腑薄脆。《靈樞·天年》指出:“四十歲,五髒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 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堕,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髒經脈空虛。百歲,五髒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從五髒的生理功能來看,肝的疏洩功能與人體氣機的調達順暢、升降出入密切相關。氣機的調暢關系到情志、消化、血運以及水道的正常。五十歲後,肝氣始衰,故常寡言少欲,多疑善慮,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嗳氣腹脹,食納減少。心主血脈、藏神功能與人體的血運、神志密切相關。六十歲後,心力不濟,心血不足,故常心悸、氣短,脈或弦或遲,面色晄白,形體 清矍;神不守舍,則健忘驚惕,失眠或言語善誤。脾主運化升清與氣血生化、肌肉四肢密切相關。年老以後,脾氣逐漸虛弱,至七十歲後,脾氣更虛,故常有神疲乏力、頭暈目眩、納呆乏味、脘腹作脹、肌肉瘦削、唇淡無華等。肺主氣、司呼吸、通調水道的功能與呼吸、肌腠皮膚潤養密切相關。老年人肺氣漸弱,特别是八十歲以後,肺氣甚虛,故常見呼吸微弱,胸悶氣短,唇青舌紫,不耐勞作,皮膚枯燥,易感外邪,痰涕多,嗅覺差,甚至小便失暢。腎藏精生髓、主水的功能與體内水液平衡、納氣協調呼吸及神志密切相關。到了老年,随着腎氣的虛衰,五髒六腑生化功能亦相繼減退,表現為生殖器官萎縮,性功能逐漸消失,精神疲憊,腰膝酸軟,記憶力減退,呼吸氣短并随勞加重,步态不穩,牙齒稀疏脫落或易于折斷,牙根外露, 毛發變白或枯槁不榮,耳聾失聰,眼臉浮腫,目下如卧蠶,小便排出無力,夜尿頻繁,大便秘結或滑洩等。若發展至腎精枯竭,不能化生陰陽,濡養髒腑,即《靈樞·天年》“九十歲,腎氣焦,四肢筋脈空虛”之時,則髒腑百脈空虛而天年将盡。

因此,以五髒為核心的髒腑功能虧虛是人體衰老的根源。老年人陰陽氣血衰少,抗邪能力低下,易于發病而難于康複,故有“虛若風燭,百疾易攻”之說。

中老年人有哪些生理特點(老年人生理特點)1

二、陰陽漸虛

《素問·生氣通天論》雲:“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人體的生理機能活動,以陰陽協調、平衡為健康的保證。老年以後,新陳代謝機能衰退,髒腑、氣血的陰陽平衡失調,在生理上會出現多種衰老的征象。《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載:“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從陰氣虧虛描述了老年生理變化的特點。孫思邈《養老大例》載:“人年五十以上,陽氣日衰,損與日至。”朱丹溪《養老論》亦指出:“人身之陰,難成易虧,六七十後,陰不足以配陽,孤陽幾欲飛越。”“夫老人内虛脾弱,陰虧性急。内虛胃熱則易饑而思食,脾弱難化則食已而再飽。陰虛難降則氣郁而成疾。”以上分别從老年人陽氣衰、陰不足兩個方面論述了老人陰陽失調的生理變化特點。

人之氣血陰陽在營養髒腑、維系其功能活動的過程中不斷被消耗,又不斷地從飲食物裡得到生化和補充,老年以後,這種正常的生化供求關系便難以繼續維持。因此,與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相比,老年人就稱得上是“殘陰殘陽之身”了。殘陰殘陽就是老年人的基本生理特點。這一基本生理特點直接影響着一切老年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有時甚至起着決定性作用。

三、易感外邪

老年人髒腑薄脆,精氣匮乏,陰不能營守于内,陽不能衛護于外,适應能力和防禦能力都比較低下,即所謂“腠理不密,衛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而發病,正如《養老奉親書》所說 “神氣浮弱,返同小兒”“易于動作,多感外疾”。主要表現為如下特點:

1.易感陰邪 老年人正氣虛衰,以陽氣不足較為突出。陽虛不能溫運氣血,寒自内生,“陰得陰助”,故外感常以寒、濕陰邪居多,再加上從化,因此,老年人風寒感冒、寒凝腹痛、 寒濕吐下以及寒痹、濕痹等陰邪引起的病證較多。

2.微邪即感

老年人形體虛羸,不耐寒溫,正常氣候的變化也可成為緻病的原因。《錦囊秘錄》說:“虛為百病之由……正氣弱者,雖即微邪,亦得易襲,襲則必重,故最多病,病亦難痊。”故臨床每遇節氣疊變之時,老年人患時令感冒、夏月中暑、秋冬喘咳等病的發生率都明顯高于青年人,而且患病之後常常由急轉慢,延久難愈。

3.感邪深重 《醫原紀略·風無定體論》記載:“邪乘虛人,一分虛則感一分邪以湊之,十分虛則感十分邪”指出在一般情況下,正氣虛弱的程度決定着感邪的淺深輕重。因此,老年人髒腑虛衰,氣血不足,感受外邪時年齡越大,感邪越重,具有“感邪深重”且随齡遞增的特點。臨床上,年齡愈大的老人,當感受外邪侵襲後,愈容易在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一般表證的同時,呈現既吐且利、大汗出、脈反沉或微細欲絕等心腎機能衰減的全身性虛寒證候。

中老年人有哪些生理特點(老年人生理特點)2

四、情志不甯

老年人卻由于心力漸退,肝膽氣衰,疏洩和決斷功能不力,思想意識和精神活動低下,加上政治、經濟、文化、家庭、交際等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對生活的興趣、未來的寄托以及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不如青壯年人,較容易産生異常情感,并為異常情志所傷而發病,臨床表現為健忘、語言善誤、寤寐失調、視聽不穩、情志抑郁、性情不定等。《千金翼方》曰:“人年 五十以上,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瞋怒,性情變異……”《老老恒言》亦載: “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每至急躁益甚。”

老年人容易産生的異常情志,大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兩類:

1.性情不定

老年人與青壯年人相比,性格不夠穩定,情緒容易變化,即所謂“性氣不定”。老年人持有一定的經驗,容易形成獨特的心理模式。其情志态度、好惡習慣等常是經曆 的概括,容易表現得主觀、自信,或保守、固執。當經驗脫離實際,客觀不能符合主觀時,又會産生精神上的壓力,表現為急迫、沮喪,或自卑、自憐而喜怒無常。《千金方》曰:“老年之性,必持其老,無有籍在,率多驕恣,不循軌度,忽有所好,即須稱情。”《養老奉親書》 也提出老年人“形氣雖衰、心亦自壯”,但畢竟力不從心,當“不能随時人事遂其所欲”的時 候,又“咨煎背執,等閑喜怒,性氣不定,止如小兒”。

2.情志抑郁 老年人與青壯年人相比,還容易産生憂、思、悲、哀、驚、恐等負性情感而情志抑郁。因為老年人經曆了滄海桑田,酸甜苦辣,榮辱富賤,常常沉溺在回憶過去有留戀也有遺憾的情感之中,即使境遇順利者,也難免“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感慨。如果境遇坎坷,家庭不和,志願不遂,或疾病傷害,親友死别,甚至天災人禍,意外損傷,勢必怨嗟煩惱,優思悲哀或驚恐不定,産生所謂的“老朽感”“孤獨感”“被遺棄感”“憂郁感”甚至“死亡感”而表現得心灰意冷,郁郁寡歡,或愛唠叨,愛發脾氣,或怕痛恐病,經常自尋 煩惱,或猜疑他人,對他人的行為總愛追根問底。如果懷疑受到了别人的冷落挖苦,就悶悶不樂,甚至感到生不如死。正如《格緻餘論》所言:“夫老人内虛脾弱,陰虧性急……至于視聽言動,皆成廢懶,百不如意,怒火易熾。”老人憂思太過,所欲不遂,常多疑善慮,或悲傷哭泣,神情不安,夜不能寐。

中老年人有哪些生理特點(老年人生理特點)3

老年人因年暮志衰而易傷七情。七情所傷不同于外感六淫之邪,先傷肌腠皮毛,而是直接影響髒腑經絡功能,造成陰陽氣血失調,即《靈樞·百病始生》所說:“喜怒不節則傷髒,髒 傷則病起于陰也。”因此,老年人的情志變化直接影響着許多内傷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資料表明,精神情緒的不安和緊張,不但會使血壓增高,也會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持續的精神緊張,可使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分泌過多,抗體形成減慢,身體免疫力降低,内環境穩定性破壞,而容易發生許多疾病。臨床上,過喜傷心,神散不藏而失眠、心悸,大怒傷肝,肝陽暴漲 而中風昏仆、眩暈頭痛、耳鳴耳聾、嘔逆吐血,憂思悲哀,肺脾氣塞,心氣郁結而胸悶心痛、 腹脹納呆,甚至如癡如呆,發為癫疾,恐懼傷腎,神無所歸而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癫狂昏厥 等,在老年人是屢見不鮮的。有的時候,大喜、大怒之類情志變化,甚至可以成為老年人猝死的原因。

五、易生積滞

老年人脾胃虛弱,易生積滞,容易出現食欲減退,受納減少。此外,老年人牙齒松動,咀嚼困難,或兒孫孝敬,食縱口福,調養身體,進補無度,以及興居怠情、飲食不潔、偏食五 味、嗜好煙酒等,亦是積滞易停的不可忽略的原因。臨床上經常出現口淡納呆、脘脅疼痛、惡心嘔吐、嗳腐吞酸、腹痛洩瀉、腹脹便秘、痔瘡下血等脾虛積滞的疾病。

中老年人有哪些生理特點(老年人生理特點)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