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這麼多人魂牽夢繞?
7月,我用了16天時間,從北京出發,經成都進318國道(川藏南線)抵達拉薩,再經317國道(川藏北線)返回北京,行程8500公裡。
一路上,我走過“無窮無盡”的盤山彎路,看見無數随風飄揚的五色經幡,聽見孜珠山上綿延的祈福聲和甘丹寺樹蔭下此起彼伏的辯經,感受了望果節的熱情和磕長頭的異鄉人身上那一份沉甸甸的信仰,被骷髅牆天葬台上關于今生和來世的訴說和國道邊24年如一日的轉經修行人所震撼……
(钛媒體紀錄片:山海間·穿越川藏南北線)
以下是我一路上一些見聞的分享。因為時間和車的原因,我主要是沿着國道線行駛,很多需要走岔路才能到達的地方,我這次并沒有領略到。不過,這也為我在将來某一天再次回到藏地留下了可能性。
成都前往康定的G4218雅康高速天全服務區停車場,我和車的自拍合影。
近幾年,“此生必駕”成為了318國道的标簽,318國道也成為了中國公路文化最熱門的IP。
318國道的起點是上海人民廣場,終點在西藏日喀則中尼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這條線路幾乎與北緯30度線并駕齊驅,海拔落差超過5000米,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曆史文化資源。
川藏(南)線是指318國道上成都到拉薩這一段,全長2142千米,它不僅是“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更是藏地的物流補給大動脈。
成都前往康定的G4218雅康高速天全服務區,遊客在“網紅路牌”前拍合影。
雅康高速連通雅安和康定,全長135千米,是規劃建設中雅葉高速(四川雅安-新疆葉城)的一段。 雅葉高速全程規劃3900公裡,橫跨整個青藏高原,大部分路程與318國道和219國道(新藏線)并行。
截至2022年年中,雅葉高速已建成通車部分除了雅安到康定段,還有林芝到拉薩段(後文将有呈現)。
康定城區,折多河穿城而過。康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川藏咽喉、茶馬古道重鎮,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貢嘎就位于康定。
318國道進藏,一路上翻越10多座海拔4000米的高山垭口,跨越金沙江、雅砻江、怒江等數條大江,還能領略峽谷、草原、湖泊、雪山、冰川、森林等不同風景。317國道相比318國道更原始、更有人文魅力。
以成都為出發點來算,我規劃的川藏(南)線行程一共8天:
Day0:北京-漢中
Day1:漢中-康定(海拔2560米)760公裡
Day2:康定-雅江(海拔2630米)157公裡
Day3:雅江-巴塘(海拔2580米)326公裡
Day4:巴塘-如美(海拔2650米)153公裡
Day5:如美-巴宿(海拔3260米)318公裡
Day6:巴宿-波密(海拔2750米)222公裡
Day7:波密-林芝(海拔3000米)234公裡
Day8:林芝-拉薩(海拔3650米)404公裡
這樣下來,雖然每天都在翻山越嶺,但住宿點的海拔可以控制在3000米左右,可以盡可能避免高反。這一趟我比較幸運,即使背着拍攝設備爬上爬下,也沒有發生高反和不适。
自駕能讓人體逐步适應海拔,進藏第一晚,很多人都會選擇康定,這裡海拔在2560米左右,第一晚在這裡休息,對于初次進入藏區人來說是比較适宜的。
434省道,兩名遊客走在紅海子景區的草原上,遠處是海拔5880米的筆架雪山。
紅海子也叫加呷臘(導航定位點),海拔4100米,位于康定以北約50公裡434省道,毗鄰康定機場。
正常情況下,從康定出發,自駕車輛會沿着318國道繼續向西,翻過海拔4298米的“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因為2022年6月25日到11月30日,318國道康定至折多山垭口段因道路施工進行交通管制,自駕車輛離開康定後,都需要繞行434省道。
紅海子景區内,一匹“閉目養神”的馬。
進入紅海子景區,需要買20元/車的門票(隻收現金)。
很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車能夠進藏”。在10幾天的行程中,我看到過各種各樣的車,小轎車、越野車、房車、電動車甚至有三輪車。
其實,不管是318國道還是317國道,不出現塌方、泥石流等極端情況,大部分主路的路況對一般家用轎車還算比較友好的,隻要集中注意力,不要開快車,遵守交通規則,一般來說問題不大。
如果遇到泥石流、塌方,或者想要離開主路去一些稍微偏僻的景點(比如格聶之眼、薩普神山),越野車會更加安全可靠。所以如果有條件,最好還是要用性能好一點的越野車,不然聽到底盤刮起來的聲音,會很讓人心疼的。
雅拉山口。從紅海子出發,繼續沿着434省道前行,大約半個小時車程,到達海拔4400米的雅拉山口。
川藏線的自駕大軍裡,電動車還隻是極少數。我問了幾位開電動車的自駕車主,他們都說一路上充電“還算可以”;最令人震驚的是某品牌電動車,幾名車主相約從海南島一路自駕拉薩,為了充電,車隊裡跟着一輛移動充電車。
抛開充電的問題不談,電動車應該有兩個優勢:第一是省錢,我一路上花了大幾千油費,有車主告訴我說從北京開車到拉薩隻花了幾百塊錢電費;第二是有些油車的發動機可能會發生高反打不着火,但電車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它沒有發動機。
誰有電動車長途自駕的經驗,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雅拉山口附近一個彎道,兩輛對向行駛的汽車發生碰撞。這是我一路上目睹的兩起事故之一,另一起事故是在理塘的毛娅大草原路段,我看到一輛SUV的車頭被撞扁了。
夏天是川藏線的旺季,車流量比較大,在彎道上時不時會遇到對向來車占道行駛,稍不小心就容易發生碰撞。一旦發生比較嚴重的事故,巨大的車流很快就會造成擁堵。
318國道旁,散落在地上的汽車配件。
這一趟我比較幸運,我開車比較“惜命”,除了幾次道路坑洞刮了底盤,在8500公裡的過程中我既沒有因為違反交規被處罰,也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故,車輛也沒出出什麼問題。
出發前,我在很多短視頻裡看到川藏線不同地點大堵車的情景,也做好了堵車的準備,但我隻經曆了2次因為道路施工帶來的不到10分鐘的小堵。
434省道,塔公寺金塔外的紅牆下,兩名遊客在拍照。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薩迦派(花教)寺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是康巴地區的一個重要聖地。
318國道雅江段,遊客在天路十八彎觀景台拍照。離開雅江縣城,開始翻越海拔4600米的剪子灣山,由于山勢陡峭,這段道路隻能修得曲折蜿蜒,天路十八彎也因此形成。
天路十八彎(局部)。
剪子灣山,一輛大貨車駛過彎道。翻過剪子灣山,就會到達理塘縣和雅江縣的分界、海拔超過4700米的卡子拉山。
理塘城西城門外,拍照留念的遊客。
理塘縣海拔4014米,被稱為“世界高城”,這是川藏(南)線海拔最高的縣城,也是丁真的故鄉。 為了去盡快趕往70公裡外的毛娅大草原,我沒有在理塘縣城停留。
但是很遺憾,經過毛娅大草原路段時,天一直在下雨,我既沒有下車也沒有停留,徑直開到了巴塘(318國道四川境内最後一站)。
淩晨,車輛排隊通過芒康檢查站。
318川藏線進入西藏的第一站是芒康,芒康檢查站要核查每個人的進藏信息,檢查核酸、做核酸,是一個比較大的“堵車點”。
為了避開擁堵時段,我淩晨3點從巴塘出發,經過大約90分鐘車程到達芒康檢查站,到達時我的前面大概排了不到10輛車,所以通過還算順利。
西贊芒康縣,從318國道覺巴山觀景台上俯瞰,車輛依次通過一段S型彎路。
芒康縣,318國道邊,翻過海拔5130米的東達山垭口往拉薩方向,一處彎道的護坡上擺放着一輛廢棄的警車,用以提醒過往司機謹慎駕駛。
芒康縣,318國道邊,翻過海拔5130米的東達山垭口(川藏南線318國道海拔最高的垭口),一名騎行者往拉薩方向下坡。
西藏巴宿縣,怒江72拐(局部)。
翻過東達山垭口,經過左貢縣城、邦達鎮,翻過業拉山口,就來到了川藏南線彎道最多的“怒江72拐”。這段盤山路大約30公裡,它盤踞在業拉山上,海拔落差大約1800米,坡陡路險。
曾有人統計這裡的彎道其實不止72個,而是130個之多。
怒江72拐(局部)。因為這一段彎路實在太多,導航會不停地提醒“在西藏走過所有的彎路,以後的人生就是一片坦途”。
走完怒江72拐的彎路,就來到了怒江大峽谷。
巴宿縣,318國道旁,遊客丢棄的大量飲料、食品包裝垃圾。在壯麗的自然景色下,這些垃圾格外刺眼。
318國道然烏湖到波密縣路段,過往車輛加速通過“網紅洗車點”。山間的冰雪融水從山谷沖下,形成了天然的“洗車場”。
318國道波密往林芝的路段,遊客在魯朗林海觀景台遊玩。這裡可以遠眺南迦巴瓦峰,但是很遺憾,我去的時候是陰天,南迦巴瓦沒有露出真容。
318國道波密往林芝的路段,遊客在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口拍照。
色季拉山口的瑪尼堆。
色季拉山口,遊客和瑪尼堆。
色季拉山口,撒龍達祈福的遊客。
色季拉山口的停車場。
G4218雅葉高速林芝到拉薩路段,也叫林拉高速,公路在高山、森林和和雅魯藏布江支流尼洋河之間穿梭。林拉高速平行于國道G318拉林段,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高速公路”。值得一提的是,西藏的高速公路是免費通行的。
距離拉薩40公裡的甘丹寺。這座寺廟有600多年曆史,由西藏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興建,是格魯派第一座寺廟,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
甘丹寺辯經場,辯經的僧人。
甘丹寺辯經場,辯經的僧人。辯經是一門學習課程,僧衆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辯論佛教教義。在辯論中,站着的一方為提問者,坐着的一方為回答者。
甘丹寺辯經場,辯經的僧人,提問者在提問時往往輔以以誇張的肢體動作和響亮的擊掌聲。
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遊客在拍照打卡。
拉薩大昭寺外磕長頭的人。
拉薩大昭寺外磕長頭的人。
拉薩大昭寺外磕長頭的人。
拉薩市林周縣崗巴村,慶祝望果節的藏族村民。他們穿着傳統的民族服飾,背着青稞、酥油等食物和經書、佛像等,前往“神殿”祈福。
崗巴村,慶祝望果節的村民隊伍。
望果節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在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流行,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望果節一般在青稞黃熟後開鐮收割的前兩3天舉行,村民們會在田間地頭祈望豐收,同時還會舉行賽馬會等活動,祈求五谷豐登。
慶祝望果節的藏族村民。
慶祝望果節的藏族村民用青稞、酥油點燃桑煙祭拜神靈。
慶祝望果節的藏族村民用青稞、酥油點燃桑煙祭拜神靈。
慶祝望果節的藏族村民。
拉薩市林周縣崗巴村。
川藏線國道旁,成熟的莊稼。
羊卓雍錯邊的瑪尼堆。羊卓雍錯距拉薩大約100公裡,湖面海拔4441米,和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西藏“三大聖湖”。
崗巴拉山口,羊卓雍錯觀景台上的遊客。羊卓雍錯面積超600平方公裡,呈不規則的枝狀分布,所以很難從某一個視角看到湖面全貌。
一輛汽車繞着湖岸線通行。羊卓雍錯的湖岸線大約300公裡,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自駕環湖,一路上可以看到寺廟、島嶼、雪山等獨特風景。
離開拉薩後,我踏上了317國道的返程之路。
Day1:拉薩-布托村(海拔4100米)450公裡
Day2:布托村-比如-丁青(海拔3861米)480公裡
Day3:丁青-昌都(海拔3200米)230公裡
Day4:昌都-甘孜(海拔3400米)510公裡
Day5:甘孜-畢棚溝停車區 470公裡
Day6:畢棚溝停車區-韓城 1200公裡
Day7:韓城-北京 900公裡
那曲比如縣達蒙骷髅牆天葬院,遊客在參觀天葬台。這裡是藏區為數不多允許遊人參觀、仍在使用的天葬台。
從比如縣布托村繞行558國道,就能到達蒙骷髅牆天葬院。
達蒙骷髅牆天葬院始建于1820年,由達布八世白瑪白紮活佛創建。講解人員介紹,這裡保留了大約3000位死者的頭骨,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每一個活人看到它們就想起自己的最終歸宿,從而警醒世人珍惜生命,多做善事。
天葬台有上下兩塊天葬石,這兩塊天葬石是不允許踩踏的。上方(圖中左下)的天葬石供正常死亡的逝者使用,石頭下埋有經書、壇城、佛像;下方(圖中右下)的天葬石供非正常死亡的逝者使用。
講解人員介紹,當地人去世後,一般會在家停放3天,藏地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氣候會對遺體造成影響,但天葬石有“冬暖夏涼”的效用,能使得逝者的遺體“恢複如初”。
天葬台的牆壁上,嵌入泥土的骷髅頭。講解人員介紹,一些頭骨的額頭上的小孔,是被天葬師取走頭骨用去制作嘎巴拉佛珠。
天葬台的角落裡,擺放着天葬使用的碎骨工具。
天葬過程中,天葬師會使用一些工具砸碎人體的一些骨骼組織,再拌上酥油和糌粑供秃鹫食用。
天葬是藏地獨特且古老的喪葬風俗,藏地的信仰認為,天葬是人類回饋大自然的行為,也是使人的靈魂不朽的方法:死亡隻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
離開達蒙骷髅牆天葬院,繼續沿着558國道前行,遇見怒江第一彎。
比如縣,海拔5300米的康慶拉山。這裡是中國公路最高海拔點,翻越這座山的十幾公裡路程,全部是路況極差的“搓闆路”。
康慶拉山,在路邊解決上廁所的問題。藏區一路上都是旱廁,或者很難找到廁所,所以帶一個簡易的帳篷廁所和一把鏟子很必要。
昌都市丁青縣孜珠山,始建于三千年前的孜珠寺。這裡海拔4800米左右,是藏區海拔最高的寺廟之一。
前往孜珠寺的盤山路。孜珠寺距離丁青縣縣城大約37公裡,其中有10公裡鄉道是非鋪裝的盤山路,這一段路況很差,是我這一趟走過的比較難走的路之一。
一輛自駕車輛在往孜珠寺方向行駛。
孜珠山頂,一位僧人在撒龍達祈福。龍達是一種可降解的小紙片,上面印滿了經文,也被稱為乘風飛騰的駿馬,簡稱“風馬”。
孜珠山頂,念經祈福的藏族村民。
孜珠山下的峽谷。
烏鴉和老鷹掠過孜珠山頂。
祈福的藏族村民在下山前做回向的禱告。
317國道類烏齊縣路段,藏族村民在卡瑪多塔林轉經。
甘孜縣,317國道711公裡處的一個土坡上,一位修行老人在轉經。
轉經老人叫白馬澤仁,生于1959年。他說,自己在317國道邊轉經已經24年,為國道線上來往的人祈福,隻要不下雨,每天上午7點準時“上崗”,下午4點準時“下班”。
很多遊客慕名來看他,附近寺廟的僧人也會時常來拜訪他,他已經成為317國道上一個符号。有賣水果的小攤主專門給他送來西瓜解暑,還有遠道而來的遊人給他送水、拿錢。
我臨走時,他握住我的手對我說,你放心去吧,我給你念着。(本文首發钛媒體App,圖/文/視頻 Zackbu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