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習俗,同時也有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冷知識,日本也不例外……
遇見日語,遇見你!“小龍貓學日語”今天為大家講述一些有關日語的冷知識。
1、令人不知所措的日本姓氏
“我孫子智美”,大家看到這幾個字,第一反應是什麼?這是我孫子智美?哎,智美不應該是女孩嗎?我孫女智美?……肯定有一部分同學會有這樣的一個心理曆程對不對?事實上,“我孫子智美”是一個人名,姓“我孫子”,叫“智美”。
日本的姓氏真的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常見的有“鈴木、山本、山田”等等,讓我們不知所措的還有“鼻毛、小亀、牛丸、豬鼻、犬養……”看到這些姓氏,就不敢用我們中文的思維去想,雖然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但是,笑?還是不笑?而且不知道怎麼讀啊,寫作“東西南北”讀作“よもひろ”、寫作“春夏秋冬”讀作“ひととせ”……
2、日本為什麼是Japan?大家知道“中國”是“China”,是因為我們“china”含有“瓷器”的意思,在古代我國的瓷器聞名世界,所以就用“China”代指“中國”。同理“japan”有“漆器”的意思,而日本的漆器也是比較有名的,所以……你懂的!
3、日語“一二三四五六七”其實是在嘲諷你“不要臉”
日語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可不是日語數字的讀法,寫作“一二三四五六七”,讀作“はじしらず”意思是“不知羞恥、臉皮厚、不要臉”。
緣由:古代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種美德,你隻知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呢?把“八”丢了,那就是不知恥,不要臉啦。哈哈!這個緣由和我們的“八竅通了七竅——一竅不通”是不是很類似。
4、聽到女性的尖叫就會想起來“黃色……”?日語裡面的“黃色い聲”是“尖叫聲”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有的同學可能就要問:為什麼尖叫聲是黃色的聲音呢?
有一個說法是:日本古時候曾用顔色來表示聲音,而“黃色”用來表示大聲,尖叫聲……所以就給我們這些現代人,不,是有些現代人留下了些許的遐想,我是小龍貓,不是小黃貓,哼哼!
5、日語中“足”是“腳”,而“腳”是“腿”
是不是有點繞暈了?日語中的“足”和“腳”都讀作“あし”,但是二者的意思卻有不同。日語裡的“足”指的是腳踝以下的部分,也就是漢語裡的“腳”;而日語裡的“腳”指的是腳踝和盆骨之間的部分,也就是“腿”的部分。
6、一羽兔子、兩羽兔子、三羽兔子……日語裡兔子的計量單位是“羽”,和小鳥的是一樣的,但是小貓小狗的計量單位是“匹”。那麼,問題來了,看到“羽”想起來羽毛,用來說小鳥沒啥問題,但是兔子也沒有兩翅膀啊。這是為什麼呢?
有一個說法是:相傳,古時候日本的佛教是不允許人類吃獸類的肉的。不吃肉怎麼能行呢,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兔子的兩個長耳朵就像翅膀,兩腳立起來之後,這分明就是活生生的肉嘛,不是,分明就是活生生的小鳥嘛,所以就強行:一羽兔子、兩羽兔子、三羽兔子……(不讓吃肉?不吃肉怎麼活?我要吃肉!振臂一呼,反了他兔子的!八成當時的人們内心世界就是這樣的)
7、一個中二的名字“神無月”
日本12個月份都有各自的别稱,比如1月又叫“睦月”,象征正月裡一家和睦團圓;11月又叫“霜月”,因為11月的清晨常常可以見到樹木結霜……那麼 “神無月”又是一個什麼說法呢?相傳,日本全國各地的神仙都會在10月聚集在出雲大社開會, “衆神外出”那就是“神無月”啦。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了一些有趣的日語冷知識,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多挖一些這樣的冷知識呀!
遇見日語,遇見你!一起來學習日語吧,不去想着堅持什麼的,找到現在做這件事的理由和意義,并從中獲得積極的反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