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忌日”又稱為“ 楊公十三忌 ”,世傳為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這十三個“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楊公十三忌”自古以來即受到玄空家的重視,在玄空家的眼裡,這十三個日子決不能被選來做為開張、動工、嫁娶生子、簽訂合同等等。
由來傳說
古時有一戶姓楊的人家有13個兒子,而他的鄰居卻沒有兒子。于是,他常常在鄰居面前擺出志得意滿的樣子。鄰居很生氣,就咒他:“不要嚣張顯擺!生老病死各自有命,誰知道你的兒子就會長命百歲呢?”
楊公仰天大笑:“哈哈!我有13個兒子呢!即使碰上三災六禍我也不怕!就算老天妒忌我,一個月收去我一個兒子,也會留一個兒子為我送終的!”
沒想到,真是事有湊巧,有一年發生了瘟疫,剛好又湊巧這年有閏月,楊公的兒子得了疫病,第一個兒子就死于正月十三那天。緊接着,兒子一個個都死去了。到了年關十二月,楊公的十三個兒子全部死掉,隻剩下他自己,晚景十分凄涼。人們都說,楊公的遭遇全部都是應在他自己說的大話上。而同時,十三這個數也被認為是個不祥之數。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農曆十三這一天。
楊公忌日真的這麼可怕嗎?
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民間傳說,從專業的角度,關于楊公忌日,在一些擇日的書籍中有提及。
但是,《協紀辨方》的《辯僞》一書中,則詳細批駁了楊公忌日的說法,并做出了楊公忌說法不可畏的定論。
原文如下:“世俗多畏楊公忌,通書亦多載之。謂其日不宜出行,舉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為所惑耳。今按其說乃是室火豬日,其術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順數值室宿之日,即楊公忌。不論月之大小,二十八日一周,每月遞退二日。故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以至七月初一、二十九而終于十二月十九。凡十三日,夫以宿值日亦如用甲子紀日未必始于大撓,而其來已久,每日一宿,自然順序,不用安排。以論趨避,猶可說也。然亦未聞室宿值日有所避忌。今并非值日之宿而強以角宿起元旦,每年另起不能輪轉,固不通矣。且若正月小,則二月十一日乃是危宿,二月再小,則三月初九日乃是虛宿,又安得強指為室火豬乎!《晉志》曰:‘營室為元宮,又名清廟,必非兇曜。’《詩》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宮。’《爾雅》曰:‘營室謂之定。’蓋古者視營室中而興土功,未當以為忌也。将以其為火,與尾、室、觜、翼皆火宿也,何獨忌于室耶?将以其為豬,與星系宮像,不系肖形,顧可實指為豬耶。邪說誣民,莫此為甚。彼楊公者不知為何須人,其說殆與密日,同出西域,彼俗惡豬,聞聲辄厭,故并忌之。然豈可用于中國耶!”
《協紀辨方》是在彙集前人智慧的基礎上,集中當時學識淵博的人編纂的,其專業性、準确性、權威性,可謂是無出其右。
應該怎麼看待楊公忌日?
小編認為,某些民間說法、習俗,流傳已久,深入民心,完全否定難以服衆。但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又全然沒有什麼依據,也缺乏這些說法成立的支撐點。
就比如這楊公忌日,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了,但不必過分在意。具體決定自己能不能在這樣的日子裡安排什麼大事,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如果大家都很在意這個日子,可以安排到别的日子裡。但如果妻子今天突然臨盆,卻非要堅持到明天才生那就有點過頭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