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峨眉山市自然資源局接到市民電話稱在大為鎮發現一隻受傷的貓頭鷹,希望給予救助。該局負責人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前往調查了解。
經初步鑒定,該鳥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雕鸮,由于翅膀受傷落地被市民發現。為更好救助和保護,工作人員将雕鸮送至樂山市野生動物救助點。經過傷口查驗和相關準備工作,該局與救助點工作人員一同為雕鸮清理翅膀上的傷口并敷上藥,助其早日恢複健康。
近年來,峨眉山市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注重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和日常監管。通過本次救護事件,反映了峨眉山市人民群衆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顯著增強,并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與國家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高度契合。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峨眉山市相關部門将繼續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和宣傳工作,努力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環境。
新聞鍊接
雕鸮【diāo xiāo】:學名Bubo bubo,亦稱雕枭。屬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鈎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耳孔周緣有明顯的耳狀簇羽,有助于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胸部體羽多具顯著花紋。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營巢于樹洞或岩隙中。全天可活動,飛行時緩慢而無聲,通常貼着地面飛行。食性很廣,主要以各種鼠類為食,也吃兔類、刺猬等及其他鳥類,有時甚至會捕食有蹄類動物。叫聲深沉。雛鳥晚成性。遍布于大部歐亞地區和非洲,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直向東穿過西伯利亞到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往南一直到亞洲南部的伊朗、印度和緬甸北部,非洲從撒哈拉大沙漠南緣到阿拉伯半島。雕鸮和貓頭鷹有什麼區别?雕鸮和貓頭鷹沒什麼區别,鸮形目中的鳥被叫做貓頭鷹,總數超過130餘種。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種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該目鳥類頭寬大,嘴短而粗壯前端成鈎狀,頭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盤,部分種類具有耳狀羽毛。雙目的分布,面盤和耳羽使本目鳥類的頭部與貓極其相似,故俗稱貓頭鷹。别名神貓鷹。,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