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帝出生地史記

黃帝出生地史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10:49:47

引言:

三皇五帝,關于三皇在不同書籍中可能有不同版本的說法,有燧人、伏羲、神農也有伏羲、女娲、神農……各種說法不可而一,但是對于五帝中的黃帝,所占據首要地位,是無可非議的。黃帝,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首,又被尊祀為“人文初祖”。關于黃帝的功績更是有着數不勝數的文字記載,在道家典籍中甚至把他刻畫成“羽化升仙”的第一人。司馬遷也同樣以黃帝本紀為首,開啟了中華文明之源。那麼,很多人都會好奇黃帝到底長什麼樣子?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1

軒轅黃帝

“嚣”字與“黃帝四面”

在很多古籍中屢次提及黃帝時,都會用“黃帝四面”來形容,那麼黃帝真的是一擁有四張面孔的怪物嗎?

《呂氏春秋》:“故黃帝立四面。”

《太平禦覽·卷七九·屍子》:“古者黃帝四面。

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立命篇》:“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

今人解釋認為是黃帝“布誠心于四方”,或認為“黃帝四面”是說黃帝宗廟明堂結構,或認為是遠古的走婚制,也有人說“黃帝四面”的本義就是黃帝有四張臉,如印度佛教中的四面佛…當然,黃帝不可能是一個人長了四個臉的形象,于是後人最簡單的解釋就認為“黃帝四面”是一個神話。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2

黃帝四面相

我們稱黃帝 “軒轅”、“黃帝四面”等,是後世有了文字之後,而對于上古隻有圖畫載體時期,用圖畫表示的黃帝的名字便是“玄嚣”的“”這個圖畫畫面的文字解說。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3

嚣字演變

“嚣”這個字,我們今天的寫法是上面兩個口,下面兩個口,中間一個書頁的“頁”字。

在圖畫載體時代,這四個口都不是方形的“口”字,而是四個圓圈的“〇”。并且這四個“〇”不一定是上下分布,還可能是更像車子的車輪一樣都分布在“頁”字的下面。在車子遠遠沒有被人類發明創造出來的時期,這四個圓圓的“〇”是怎麼樣也不會被人們理解為車輪的,後世有了車子,人們才具備了将這四個圓圓的“〇”理解為車子的車輪的“常識”。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4

車字演變

對“嚣”這個字的誤讀,便演繹出了黃帝名“軒轅”,黃帝的“軒轅氏”族,黃帝的出生地“軒轅之丘”,甚至黃帝發明車子等等說法。至今出土的最早車子在河南殷墟,距今也隻有3700多年,尚且不論黃帝時代有沒有車子,更不要說已經是有四個輪子的牛車。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5

後世黃帝畫像

而對“嚣”字四個“〇”中間的“頁”字,也被誤釋為一種叫做“軒冕”的頭上戴着的帽子。

那“嚣”字的字源到底是什麼呢?

〇與“日中金烏”

我們在《圖文解字|“乾”和誇父逐日傳說》一文中,已經解釋了“〇”是候鳥周而複始的圓周而不是日所代表的太陽,通過對史料與出土文物中的“日中金烏”等圖騰化的飾物我們發現這在當時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仰韶文化彩陶、原始岩畫、青銅紋飾上大量的、形式多樣的“〇”圖像。近現代考古工作者認為“圖案最具代表性的是與天體有關的日珥紋、太陽紋和飛鳥紋等,太陽紋有的直接将太陽畫作圓圈,周邊繪出射線,有的還在中間加一圓點”。“甚者太陽紋有的直接将太陽畫作圓圈”,即“〇”圖案。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6

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址彩陶

河南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〇”圖案成為彩陶圖案紋飾中的重要對象,彩陶上的“〇”圖案有時和變體多足鳥紋畫在一起。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象牙片上雕刻的“〇”由多個同心圓構成,“〇”的左右還刻畫了昂首相望振翅欲飛的雙鳥,被學者稱為“雙鳥太陽圖或雙鳥朝陽圖”,實質上是“雙鳥之〇”,寓意是候鳥的周而複始。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7

象牙片“雙鳥太陽圖”

有學者們認為的“這種将鳥形或鳥紋與太陽的畫面紋飾連在一起,應是先民将鳥信仰與太陽信仰糅合一體的獨特展示”。

其實這種圖騰文化内涵的實質是對相關事物的展現,那便是記錄候鳥遷徙數據的《易經》,“日中金烏”圖案的實質便是“周易”。對于此我們所看到的文字記載上,《山海經》、《楚辭》相對較早,但相比于仰韶彩陶、原始岩畫、青銅紋飾這些載體上圖案形式的“〇”,《山海經》、《楚辭》都要晚了許多。文字載體對“日中金烏”的描述,也都是依據了仰韶彩陶、原始岩畫、青銅紋飾等遺迹上的“〇”即“易經”圖案才被視之為“日中金烏”。

我們不禁要問,最初的文字釋讀者與圖畫釋讀者之間有沒有直接的絕對沒有間斷的傳承?後來對這一文字的稱名理解是不是一錯再錯?

比如仰韶彩陶考古發現、青銅器的發現,基本上是近現代以來的事情,近現代以來“日中金烏”圖案、紋飾發現之後稱名為“日中金烏”的依據,就依然是典籍中已經有過的稱名。這似乎沒有問題,并且符合“二重證據法”。然而,有沒有人敢于去想,典籍史料文字形成之初對“日中金烏”的稱名可能就是錯誤的,正是其經典、權威性造就了這種“黃帝四面”和“日中金烏”的荒誕理解。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8

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

以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飾品為例,其圖案分内外兩層。内層圖案中心為一镂圓圈,周圍有12道等距分布牙狀弧形旋轉芒,這些外端尖銳細長的芒,呈順時針旋轉齒狀排列。外層圖案是4隻逆向飛行的鳥,鳥與鳥之間,首爪前後相接,引頸伸腿,展翅飛翔,排列均勻對稱,圍繞于内層圖案周圍。

從“太陽神鳥”金箔飾本身形象來看,内層12道弧形旋轉芒的12道,表示1年12個月,弧形旋轉芒則表示旋轉飛翔痕迹。外層4隻逆向飛行的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飛去與飛回。整個圖案,其候鳥特征十分明顯。

“内層圖案中心為一镂圓圈”這一點,十分關鍵,這是自有典籍文字以來被古人認定為“日中金烏”的“日”寫入典籍的依據,成為後世認定古人存在“太陽崇拜”以及近現代以來“太陽圖騰”說法存在的依據,甚至成為後世設定祭日大典的依據,是把太陽與鳥建立聯系并以太陽為主題的神話傳說形成的依據。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9

所謂“金烏負日”

金沙遺址金箔飾圖案,其實着重點在于表現候鳥。

無論是内層圓圈與圓圈周圍12道等距分布的弧形旋轉芒,還是外層4隻逆向飛行的鳥,都是在強調候鳥在一年四季的季節中飛一個輪回的圓圈。“圓圈”的表意是圓周,是周而複始,不是太陽,不是“日”。這個“周而複始”的“〇”,就是“周易”的“周”。這點我們在《圖文解字(連載)|說“周”》中已做過詳細解讀。

那三足烏究竟是什麼形态,古籍中并無記述。求諸出土資料,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上,可以看到許多關于三足烏的描繪,有的在圓圈中刻畫一隻飛翔的鳥,有的将圓圈刻畫在飛鳥的胸部作展翅翺翔狀,還有的則将三足烏雕刻成有三條鳥腿的奇異模樣立于圓圈中間。這些描繪豐富多樣,并無統一的模式,大概都是後世對于遠古神話的一種想象式的解釋和表現。在商周以後的圖像紋飾中,還有另外一種表現方式,即将三足烏描繪成繞圓圈飛翔的三隻神鳥。戰國時期和秦代一些銅鏡上,有三鳥環繞一個圓圈飛翔的圖案,俗稱“三鳥環日圖”,其三鳥均為一足,漢代瓦當上繞圓圈飛行的三鳥紋,表現的也是同類主題。這些三足烏,與“日”、“日精”、“太陽”都沒有關系,其形式所表現的主題,都是和候鳥相關“〇”、“周易”。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10

三足烏

早在遠古圖像語言時期,圖畫表達的“周易”意義,就已經普遍存在于仰韶文化彩陶上、原始時期岩畫上和青銅紋飾上。可見關于候鳥觀察記錄的重要性早在文字出現之前便已有了廣泛的認知。

有和“大車以載”

大有這個詞在《易經》中以卦名出現,現代解讀基本上是将其解釋為“大有所獲”的意思,是把“有”解釋為物質财富上的有沒有的“有”。

《大有》卦九二爻:“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作為《大有》卦名的“大有”,“大”是盛大的意思。“有”字的釋義,我們要注意中國上古史中對于部落方國稱名上的一種現象,比如在《今本·竹書紀年》中有着諸多的對部落方國稱做“有什麼”的稱名,如黃帝居“有熊”,帝喾滅“有鄶”,帝舜号“有虞”,禹征“有苗”,王亥賓“有易”等。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11

九州圖

直到商末周初以後,這種對部落方國“有什麼”形式的專有名詞,才不再見于《竹書》。這是說“有什麼”曾經一度是對上古邦國的稱名。

《尚書·鹹有一德》:“厥德匪常,九有以亡。”

《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方命厥後,奄有九有。”

那麼這裡的“九有”便是對衆多“有”的部落方國的一種概括,或者是曾經存在九個稱做“有*”的勢力較大的部落方國。那麼“九有”即是後來黃帝分封“九州”的前稱。在衆多“有*”的部落方國之間曾經發生了一次盛大事件,這一事件被稱做“大有”,這是《大有》卦卦名的由來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大有》卦九二爻辭中隻講了“大車以載”,卻并沒有講“”的重要性,到了《象傳》,才說大車“中間位置”的重要性,也就是嚣中間的“頁”的重要性。

我們前面解釋了 “嚣”這個字周圍的四個“〇”,就是“周易”的“周”,就是候鳥周而複始在四季中的情境,“嚣”字中間的“”,則表示的是記錄、記載,是系列成冊的完整而完備體系的記載。“嚣”字的讀音是“喧嚣”的“嚣”,指的也是“喧嚣”的“嚣”,是因為黃帝完成對候鳥鴻雁全程追蹤、觀察、記錄的形式,不是一個人、幾個人去完成的,是與蚩尤、炎帝大戰之後,調動整個大軍涉過千山萬水去完成的,因此是一次轟轟烈烈的、壯觀的、喧嚣的、巨大的、衆“有國”的,文化實踐運動。

小結:

之前的文章我們講述了伏羲創造易經八卦,但其本人并未能夠完成對以鴻雁為主體的候鳥的全程追蹤觀察記錄,伏羲完成了對《易》理論上的創建,未完成的部分,稱做“不周”,這也是“女娲補天”神話故事的原型。女娲“補天”,就是補伏羲觀察飛在天空的候鳥到南方去途中以及在南方生活的情形部分。鴻雁在北方的生活繁衍後代部分,稱做“地”,是“仰觀俯察”的“俯察”部分。鴻雁南飛在空中遠途飛翔以及在南方的生活情景内容,屬于“天”、“天書”部分,是“仰觀俯察”的“仰觀”部分。繼伏羲“誇父追日”、“女娲補天”之後,全程完成對候鳥鴻雁的追蹤觀察與記錄的是黃帝時期才實現的偉大創舉。

黃帝出生地史記(圖文解字大有黃帝和他的小夥伴)12

三星堆縱目面具

在那個圖像語言發達遠遠超過文字發展的時代,先民們自然地盛行采用雕塑和圖案來描述表達和記錄一些重要的事件。乃至于之後盛行的祭祀活動,于此相得益彰,都是紀念中華民族先民有過的追蹤候鳥的仰觀俯察壯舉。考古發現中那些人面上繪着三角羽翅的人面圖案,眼睛上長長的卷筒,以至大瞪着的眼睛,都是他們追蹤候鳥時高度關注的表情寫真,也都是對于候鳥仰觀其飛翔與天空、俯察其食宿于地理的形象化描述。隻不過現代我們看到會覺得誇張而神秘。

歡迎點評,關注圖文解字系列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