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為何寫絕句

杜甫為何寫絕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5:30:29

《絕句》唐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詩聖"---- 杜甫(作者介紹)

杜甫為何寫絕句(杜甫絕句解析)1

杜甫,字子美,襄陽人,自稱"少陵野老",後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創作從不同的側面真實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變遷和社會面貌,因而被譽為"詩史"。他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被世人尊"詩聖"。

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曆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讀書壯遊時期

杜甫七歲即能詩文,十五歲時在文壇初露頭角。"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學習的自述。

二十歲後, 他開始漫遊生活,南遊吳越,北遊齊趙,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開闊了他的視野和心胸,并在洛陽和李白結為肝膽相照的朋友。這個時期的創作,表現了他青年時期的氣概和抱負。如:在

《望嶽》中,他就寫出了:"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二、長安十年時期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由于奸相擾政,參加考試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長安10年之久。

不幸的遭遇使他進一步認識到統治者的腐朽,創作出《兵車行》、《麗人行》等傑出的現實主義詩篇。

在此期間,詩的風格也由早期的熱情奔放,樂觀坦蕩變得悲壯凄涼,形成"沉郁頓挫"的詩風。

三、戰亂流離時期

由于安史之亂,杜甫攜家和人民一道受凍挨餓,避難流亡,卷進了生活的底層。在淪陷區,山河破碎

之感甚深。災難的時代,震撼着詩人的心靈,使他寫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潼關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

思想的不朽詩篇,并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時期

杜甫為何寫絕句(杜甫絕句解析)2

安史之亂後,于公元759年,杜甫由甘肅颠沛流離到了成都,靠着友人的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他在這裡居住了4年多的時間,寫下了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就是在這裡寫就的。

《絕句》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的春天。當時,由于國内戰亂不已,詩人不得不長期客居在成都草堂。本詩在春色秀麗的美景上塗了一層客居異鄉的愁思和傷感,春色和鄉思交相輝映,增添了詩的韻味。詩中生動自然地描繪出充滿生機的春色之美,反映了杜甫經過漂泊的磨難後,在草堂暫得安定生活的同時,始終渴望回到自己的家鄉。

杜甫為何寫絕句(杜甫絕句解析)3

杜甫為何寫絕句(杜甫絕句解析)4

《絕句》白話譯文

原詩譯文:

碧綠的江水把鳥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碧綠,紅豔的野花似乎要燃燒起來。眼看着今年春天又要過去了,什麼時候才是我返回家鄉的日期呢?

本詩賞析: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詩人遊玩的興緻,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此詩的藝術特點是,它并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别具韻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