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疫苗可預防了
昨起在貴陽開始接種,主要面對6個月至5歲兒童,自費注射每劑次280元
手足口病疫苗(資料圖片)
多彩貴州網訊 昨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預防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緻的手足口病疫苗(簡稱“EV71疫苗”)正式開始在貴陽進行接種。該疫苗所針對的腸道病毒,是緻手足口病重症率、死亡率最高的一種,且無其它預防方法。“現在疫苗投入使用,這對兒童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該疫苗可以從源頭防止兒童患上這種危險疾病,大幅減少兒童遭受痛苦和死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研究所張瑩博士表示。
今年上半年我省丙類傳染病手足口病發病率最高
“2008年以來,我國暴發手足口病疫情,并延續至今。貴陽市兒童手足口病疫情與全國大多數城市一樣,已經成為當地每年發病最多的傳染病。”貴陽市疾控中心流病科科長陸朝國介紹,手足口病一年四季沒有斷層期,每年的5至7月以及10月份左右,是流行最高峰。“現在剛過7月,流行發病的勢頭還沒有完全降下來,家長要多加小心。”
另據記者從貴州省衛計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省丙類傳染病發病率最高的也是手足口病。
“雖然,手足口病普遍治療不難,甚至有一部分孩子會自愈。但是一旦發展為重症,那就相當棘手。”張瑩告訴記者,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80%重症和93%死亡病例都是由EV71型和CoxA16型感染所緻。“尤其是前者最可怕。我們研究發現,90%死亡病例都是由它引起。”
我國自主研發全球首支手足口病疫苗
上述提到的2008年我國手足口病暴發大規模流行。那年起,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研究所開始研究手足口病疫苗,并把EV71病毒列為主攻對象。
張瑩是其中一名研究者。她告訴記者,為弄清EV71原理,研究小組多次奔赴疫區采集流行病樣本。
在研發過程中,遇到3個關鍵點:一是病毒分離,研發過程中發現,有的病毒可以分離,有的不能分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對研發者而言是道難題;二是為摸清疫苗效果,提煉出更完善的數據,研發隊伍不僅在鼠身上建模,也首次在靈長類動物身上試驗;三是通過人源細胞進行病毒制備。
疫苗在2011年進入一期臨床試驗,2013年完成三期臨床試驗。試驗表明該疫苗對EV71引發的手足口病的保護率可達97.3%,沒有發現嚴重副作用,多數常見反應為短時輕微發熱,是這類疫苗的常見反應。2016年3月,全球首針EV71疫苗在北京接種。
第一劑次可在兒童六月齡時接種
據了解,EV71疫苗以注射方式接種。注射兩劑次,中間間隔一個月,可提供完整保護。第一劑次可在兒童六月齡時接種,而它主要面對群體也是6個月至5歲兒童。
目前,貴州省疾控中心已有EV71疫苗儲備,貴陽市将在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開展接種。由于該類疫苗是二類疫苗不在政府提供的免費疫苗之列,家長需要自費注射,每劑次為280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