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髋骨骨折很久才發現?本報訊(記者 劉蓉 通訊員 陳鎮輝 倪晶瑩)上周,廈門市中醫院骨傷科對一名102歲的高齡髋部骨折患者成功實施了微創下的固定手術患者目前已能下地站立,過兩天就能出院回家休養市中醫院骨傷科專家提醒:髋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高齡不再是手術禁忌保守治療導緻長期卧床,易引發肺部感染、靜脈血栓、壓力性損傷等一系列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老人髋骨骨折很久才發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本報訊(記者 劉蓉 通訊員 陳鎮輝 倪晶瑩)上周,廈門市中醫院骨傷科對一名102歲的高齡髋部骨折患者成功實施了微創下的固定手術。患者目前已能下地站立,過兩天就能出院回家休養。市中醫院骨傷科專家提醒:髋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高齡不再是手術禁忌。保守治療導緻長期卧床,易引發肺部感染、靜脈血栓、壓力性損傷等一系列問題。
今年102歲高齡的劉奶奶,上周的一晚突然頭暈摔倒,爬不起來,更走不動,疼得整晚沒法入睡。她被送到市中醫院後,骨傷科何發勝主任醫師、張海波副主任醫師确診她是髋部骨折,需要手術。百歲老人的手術風險很大,但老人長期卧床生活質量差,也有可能因并發症危及生命。各項檢查顯示劉奶奶可以接受手術,骨傷科團隊迅速對她進行了微創下的“股骨骨折閉合複位髓内釘内固定術”。術後第二天,她就能下地了。
何發勝介紹,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好發于高齡骨質疏松患者,髋部骨折的患者行動喪失會帶來如褥瘡、深靜脈血栓、肺炎等一系列并發症。國内外文獻報道,發生髋部骨折後的1年内,死于各種并發症者達30%,緻殘率高達50%。與正常老年人群相比,髋部骨折後1年死亡率男性增加27.2%,女性增加17.1%;12%-20%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1年内可能死亡,2年死亡率更高達45%,因此又被稱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
因此,高齡患者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經過專科醫師判定後,應在骨折後的24小時至48小時内完成手術,讓“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變為“生命旅途的小插曲”。手術的目的是為了盡早活動,進行功能鍛煉,可避免卧床帶來并發症。
作者:劉蓉
來源: 廈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