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六三以陰柔居陽位,所處不正,有震蘇蘇之象。蘇蘇,精神失落,意氣沮喪。平時尚且如此蘇蘇不振,今六三所處不正,又當震之時,其有眚可知。眚,過失。震行與蘇蘇相對。六三倘能反其沮喪失落之氣,因震懼而奮往前行至九四,去不正而就正,則可變災為福,變有眚為無眚。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震懼當虩虩,不當蘇蘇。虩虩是好的,蘇蘇是不好的。六三為什麼震蘇蘇,蘇蘇緩散呢?因為它以陰柔居陽位,所處之位不中又不正。
九四,震遂泥。
泥,滞溺。遂,無反之意。遂泥,陷入滞溺的困境,不能自反自拔。震遂泥,震亨的反義。自卦爻之象看,震則動,動則通;自人事看,震則既恐懼修省又勇敢振奮,亦通。震遂泥恰是震亨的反面,處震卻不能恐懼修省以自守,欲動又不能勇敢振奮以前行,震之道已喪失殆盡。猶如一個人正當困心衡慮之時,縱有無限抱負,竟不得寸步施展。
九四為什麼會有如此艱難的震遂泥之象呢?因為九四雖與初九都居震之下,都有決定震之所以為震的意義,而且都不居中,但是初九以一陽動乎二陰之下,得震之本象,故其辭得與卦辭合,而九四既以剛處柔,失剛健之道,又陷于四陰之間,更不能振奮自反,故其辭适與卦辭悖。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光,廣。未光,未得廣大。九四震遂泥,由于其處境不好,既失剛健之道又陷入重陰之中,故其志氣不得施展,不得廣大。
六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
六五與六二有相似之處。二與五的震厲是相同的,都是說能夠以恐懼之心對待事物;二與五在居中,有中德,因而能夠億度事理這一點上也是相同的。不同之處是,六二在下震之上故稱震來厲,六五在重震之上,故稱“震往來厲”。往亦厲,來亦厲,多一個往字,表示六五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恐懼修省的積極審慎心态。
二與五還有一點不同,二者都以居中,有中道取勝,然而表現不一樣。六二“喪貝”,六五“無喪有事”。“有事”指祭祀,“無喪有事”指不失祭禮宗廟社稷的權力。六二居下位,有的是寶貨;寶貨可以失,失亦可複得。六五居君位,守的是宗廟社稷;宗廟社稷不可失,失而不可複得。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無喪也。
“震往來厲”,講的是一種恐懼的心态,意思是說,六五時刻心存恐懼,無時不在憂患之中。“危行”,心存恐懼,不忘憂患,表現在行動上,能夠事事自危。
“其事在中”,六五的關鍵問題在于居中。《周易》最貴中道。二與五居中,縱然其位不正,往往也是好的。三與四其位雖正,因為不中,往往也是不好的。中則不違于正,正不必中,這是《周易》的一條重要原則。
六五居中,有中道,所以能夠無喪有事,能夠堅守宗廟社稷為祭主。“大無喪也”,大作動詞用,意謂以“無喪有事”為大,大其得中能“無喪有事”。六五關鍵的一環是得中,有中道;六五首要的問題是“無喪有事”。後者是由前者決定的。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索索,消索而幾近不存。矍矍,慌亂而幾近不固。震索索,恐懼過甚,以至于志氣殚索。視矍矍,恐懼過甚,以至于視瞻徊徨,心神不固。上六之所以震索索,視矍矍,是由它以陰柔之質,居不中不正,又處震動之極決定的。一個震索索,視矍矍的人,最宜控制自己的行動,使震索索,視矍矍的情況不再發展,否則必兇。
躬,上六自身。鄰,近于身者。上六的問題是恐懼過甚,解決的辦法是未雨綢缪,在尚未過甚的時候就采取措施使之不至于過甚。“震不于其躬,于其鄰”,在震恐鄰近其身而未及其身之時,先行控制,使不至于極,這就可以無咎了。
婚媾,指與自己親近的同道者。這是些識見凡俗的人,它們目光短淺,隻知相誘以安樂,不知禍患之将至,看到作為它們首領的上六如今見幾而豫為之圖,就“有言”紛紛。上六則當為所當為,對于婚媾之“有言”,完全不必理睬。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兇無咎,畏鄰戒也。
上六恐懼過甚,乃由于過中,未得中道。過中而不得中道,本來是兇的,但是畢竟可以無咎,原因就在于它能見鄰戒而知懼,在未極之前先行改變态度,使不至于因恐懼過甚而索索、矍矍。
【總論】
震卦之卦象卦辭與諸爻之爻象爻辭關聯極為緊密。卦的本象是雷是震,爻的本象也是雷是震。卦辭講人遇事能懼和能不懼的心态、涵養問題。諸爻辭也莫不如此。初九是震卦的主爻,初九爻辭與卦辭同,初九“小象”又與《彖傳》同,這在全《易》三百八十四爻中是獨一無二的。
震卦由兩個三畫震卦重合而成,初與四兩個陽爻是成卦之爻,震之所以為震,全在于它們。但是初與四在卦中的地位大不相同,初九一陽動于二陰之下,最得震之本象,最當震之始,最知震之來,最先知恐懼修省,最能反映卦之義。九四雖也是一陽居二陰之下,無奈它以陽處陰,不中又不正,且陷于四陰之間,滞溺難反,處震不能守,欲動不能奮,恰似一個人志氣未遂,困心衡慮,處在進退難決的矛盾心态之中。因此震卦之亨在初九,不在九四。
二與五都是陰,二得正,五不得正;二得正固然好,五不得正也無妨,《易》多以中為美,中比正為重,既有中德,正也就含于其中了。二、五都有中德,然而二居下,五處尊位,故爻象又有不同。二有中德,所以貝喪而可複得;五有中德,則所守者宗廟社稷根本不能失,不可失。
合觀震卦六五爻辭和卦辭以及《彖傳》,知《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六三以陰居剛,所以不正,故其象不如六二,六二勿逐即可複得,六三必行方能無眚。上六以陰柔處震之極,索索矍矍,一派驚慌失惜,志殚氣竭的消極氣象,不如六三之“震行無眚”,尤不如六五之“無喪有事”。還有一點務須明了,震卦揭示的是心理不是事理,是心境不是處境,是心态不是事态。一 言以蔽之,震主人之心,不主物之理。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金景芳、呂紹綱合編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譜的講解易學知識之書,想入門或深學的朋友都可讀一讀。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曆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台,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本号,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