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學習強國》上看到過這個題目,感覺很有意思,從我自身的感受,說說孟子的“三樂”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這段話出自《孟子·盡心上》。
譯文: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于天,下不愧對于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
為了不引起歧義,孟子在開篇就說: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也就是當大官、賺大錢,成為天下的統治者并不是快樂的源泉。雖然很多人都在争取這個。
那麼,孟子從三個方面進行解釋“三樂”:
第一個樂趣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指的就是家庭平安和睦。我們說家和萬事興,家庭平安、和睦是事業的基礎,《大學》中也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的修身齊家也是在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的前面。可見家庭是其他事業的基礎。所以家庭平安,是作為一個君子的第一個樂趣。
其實,老人是個寶,不僅他們閱曆豐富,而且,你仔細品吧:你家裡有老人,說明你尚且年輕,或者說,你家族長壽,有長壽的基因,不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好像成龍有首歌唱《國家》就是家國情懷的,“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隻有家庭幸福了,圓滿了,整個國家就強大了。
沒有好的家庭關系,這個人的各方面能力啥的,真的會大打折扣,甚至懷疑他的人品和能力。
從個人角度來說,父母雙全,兄弟和睦,家庭幸福,這些都是根本,沒有後顧之憂,幹什麼事情都會迎刃而解的。
第二個樂趣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俗話說的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無論從政也好,在企業打工也好,個人創業也罷,如果按照大道之行,我們的内心就是一片光明的。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聽說一位“高人”說過,人生最好的莫過于“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如果個人有鬼,或者違法亂紀,他本人也不會好受的,即使在人前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内心肯定是彷徨的、灰暗的。
第三個樂趣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是一個教育家,桃李滿天下,是每一個老師的夢想和期盼。
比如鬼谷子,蘇秦張儀,孫膑龐涓讓它名震四海;
比如三國的水鏡先生,孔明、龐統和徐庶等讓他熠熠生輝。
當然,現代的教育家們,也都是兢兢業業,辛勤付出,培養了一大批國家之棟梁之才,有文化的,有技術的,有管理的……
這些不僅僅是社會的責任,這些教育工作者們把事業作為興趣,作為樂趣,誰不想培育幾個厲害的學生呀。
俗話說,世界上有兩個難事情:一個是把别人腰包的錢弄到自己口袋裡,再一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别人的腦袋裡。
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感悟,才會讓知識産生更大的價值。
總結一下: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樂”,與現實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
父母健康、兄弟和睦,才能讓一個人毫無羁絆;
而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才是成就大事的基礎;
更為重要是還要懂得教育、分享和學習的樂趣。
這才是君子應該懂得和終生踐行的“三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