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村留守兒童的權益保障

農村留守兒童的權益保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0:49:12

農村留守兒童的權益保障?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制定了《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指南》,着眼于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實際情況,緊緊圍繞教育部門和學校職能定位的特點、優勢,系統闡釋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服務是什麼、為什麼、幹什麼、誰來幹、如何幹等具體問題,明确了控辍保學、安全守護等九項關愛任務,為紮實做好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權益保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農村留守兒童的權益保障(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要靠制度來托底)1

農村留守兒童的權益保障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制定了《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指南》,着眼于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實際情況,緊緊圍繞教育部門和學校職能定位的特點、優勢,系統闡釋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服務是什麼、為什麼、幹什麼、誰來幹、如何幹等具體問題,明确了控辍保學、安全守護等九項關愛任務,為紮實做好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随着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也日漸引起關注。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截至“十三五”末,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43.6萬人。從數據可知,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仍不能有任何松懈,進一步加強關愛留守兒童的制度建設,任務依然艱巨。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的共同努力。

首先,需加強兒童監護制度的頂層設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教育的始發地。因此,必須加強對家庭監護的指導和監督,強化監護人的責任,逐步建立以家庭監護為主體,以社區、學校等有關單位和人員監督為保障,以國家監護為補充的監護制度。

其次,确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幫扶機制。教育部門和學校是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要為每名農村留守兒童建立特别檔案,及時記錄他們的學習、心理、生活等行為表現,這樣當他們的心理與行為出現問題時,既有利于學校及時聯系兒童的父母或臨時監護人,又有利于教師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教育。可以确立每一名農村留守兒童與一位教師結對幫扶,明确幫扶教師的職責和義務,開展個性化關愛。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使農村留守兒童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狀況,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各種生活困難。

再其次,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長效機制。作為教育的實施者和保障者,政府要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長效機制。長效機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來體現的。如中央政府及相關部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201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2019年民政部等十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均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對地方政府而言,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制定适合本地區的保障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可操作性制度。創辦高質量的農村寄宿制學校不失為有效途徑之一。寄宿制學校通過營造家庭生活環境,讓留守兒童的生活更有家庭的“味道”,用師生情、同學情彌補缺失的父母親情,以此彌補人際交往能力的不足。各地還應探索開設留守兒童關愛室、托管中心,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集中管理,滿足其教育監護需要。

最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服務體系。農村留守兒童需要社會支持。動員社會力量,積極開展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廣泛聘請本地退休教師和英模、勞模等擔任愛心使者;在社區建設中融入家庭概念,建立社區關愛聯動機制,動員村民委員會整合社區資源,為留守兒童提供課外活動場所和指導服務機構等。

在當前形勢下,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隻有家庭、學校、政府及社會攜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作者:張婧華,系隴東學院副教授、管理學博士)

來源: 中國教育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