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瘦羊博士——甄宇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時任太學博士。他不僅博學多識,而且為人忠厚,遇事謙讓,上下同僚都相處的很好。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進貢的活羊賜給了在朝的官吏,要他們每人得一隻。在分配活羊時,負責分羊的官吏犯了愁: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麼分群臣才沒有異議呢?
這時,大臣們紛紛獻計獻策。有人說:“把羊全部殺掉吧,然後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說:“幹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憑運氣。”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論不休時,甄宇站出來了,他說:“分隻羊不是很簡單嗎?依我看,大家随便牽一隻羊走不就可以了嗎?”
說着,他就牽了一隻最瘦小的羊走了。看到甄宇牽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專牽最肥壯的羊,于是,大家都撿最小的羊牽,很快,羊就被牽光了。每個人都沒有怨言。這件事情傳播開來,洛陽城裡的人無不為甄宇的高風亮節折服,四處贊揚他,以緻連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視察太學,想召會甄宇,直接詢問“瘦羊博士”在哪裡。從此以後,京師洛陽的人們就以“瘦羊博士”來稱呼甄宇。不久,在群臣的推舉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為太學博士院院長。從表面上看,甄宇牽走了小羊吃了虧,但是,他卻得到了群臣的擁戴、皇上的器重。
網圖侵删
二、日本繩索大王——島村甯次的故事
被譽為“日本繩索大王”的島村甯次以五角錢的單價大量購進麻繩,然後以原價賣給東京一帶的紙袋工廠,從而赢得了“島村甯次的繩索真便宜”的好名聲。于是訂單源源不斷,島村便拿着購貨單對訂戶道:“這是我一年來購買繩索的收據,這一年我一分錢也沒有賺你們的,長次下去,我隻好破産了。”
訂戶為島村的誠信折服,情願島村單價增加五分錢。島村又拿着顧客購貨單據找到供應商道:“一年來,我是一分錢也沒有賺到,隻是給您做了義務推銷員,再幹下去,我是受不了了。”供應商翻閱着原價賣出去的單據,感動不已,于是每根繩索降低五分錢供貨。
如此一來,每根繩索就賺一角錢,利潤已經相當可觀。沒過幾年,島村成為腰纏萬貫的富商。島村甯次後來深有感觸地認為,隻有那些膽識謀略過人的企業家才敢對開始時吃虧,而後便占大便宜的“原價銷售法”敢于為之。
網圖侵删
三、農夫的故事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獲得極好的收成,而他也總是将自己的優良種籽,毫不吝惜地分贈給其它農友。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大方?他說:我對别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風吹着花粉四處飛散,如果鄰家播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質量。
因此,我很樂意農友們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他的話看似簡單卻深富哲理。凡你對别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别人得到。
網圖侵删
四、李嘉誠的故事
著名的企業家李嘉誠早年創業的時候,憑借自己的勤奮,從學徒到承包長江塑膠廠,人生小有成就。一次他接到一筆猶太人的訂單,利潤相當可觀,于是他親自組織生産,但是當産品快要完工時,猶太人卻因為上遊出現問題,而緊急取消了訂單。
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想方設法挽回損失,甚至不惜打官司。可是李嘉誠隻是向猶太人報告了完工的進度,以及自己的實際損失,并沒有為此翻臉。這件事情過後不久,李嘉誠的訂單突然大幅增長,原來是猶太人為了彌補李嘉誠的損失,通過朋友給李嘉誠介紹了不少生意。
網圖侵删
五、鄭闆橋的故事
“吃虧是福”這是清朝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闆橋寫給他胞弟鄭墨的一句話。 據說,鄭闆橋祖居江蘇興化縣,乾隆時考取功名中進士,離家在外作官。其弟鄭墨繼承祖業,居住在家鄉故裡。有一年,鄭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可是,祖屋與鄰居共用一牆。鄰居不同意翻修。于是,其弟将鄰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其時,鄭闆橋正在山東濰縣任知縣,其弟寫信給他,讓他緻函興化縣吏,幫助打赢這場官司。鄭闆橋接到家弟書信後,便寫了一封“吃虧是福”的回帖;并附詩一首。詩曰:千裡告狀隻為牆,讓他一牆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鄭墨看了之後,深受其兄寬厚、大度的感染,撤了官司,很好的處理了鄰裡間的紛争。鄰居感激涕零,兩家和好如初。
後來鄭闆橋将 “吃虧是福”寫成條幅,并加了“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的題跋。
網圖侵删
内容和圖片都來自網絡,侵權必删!,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