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過後,雨季來臨。
動物和昆蟲們開始躁動不安,它們離開舒适的巢穴,奔向更廣闊的自然,有的奔向花園,有的奔向小溪,還有的奔向你家廚房和冰箱。
無數黴菌也在越來越熱烈的氣溫下歡騰起來,在你愛喝的酸奶盒子裡扭動“身軀”,開啟一場盛大的狂歡。
簡單來說,目前的氣候下,酸奶極易變質。
在酸奶包裝盒上的保質期内飲用就一定安全嗎?奶叔來說說酸奶保質期二三事。
酸奶的包裝盒上一般都會寫上生産日期,和保存天數。
有的寫了6天,有的寫21天。
那麼到了保質期一過零點就扔掉?
過了一兩個小時,究竟還能不能喝?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酸奶保質期的原理。
保質期保的不隻是酸奶的菌落總數,還有風味和口感,是整體的質量。
符合指标的酸奶通常要檢測風味、口感、活乳酸菌數、緻病菌數。
乳酸菌和細菌一樣有一個生長周期:先緩慢生長,然後快速增長,最後大量死亡。
剛生産出來的酸奶中,乳酸菌占大頭,那些緻病菌還是少數。
在冷藏溫度下,乳酸菌處于“遲滞生長期”。
在這段時間,乳酸菌數幾乎不增加。
幾天之後,乳酸菌數量會大量增加,過度繁殖的乳酸菌産生濃烈酸味,而酸奶上會析出一層淡黃色乳清。
此時的酸奶口感變酸,雖然吃下去可能沒什麼問題,但是已經開始不好吃。
再放一段時間,酸奶裡的碳水化合物變質産生酒精味和醋味,蛋白質變質開始發出臭味。
順便說一句,高蛋白的食物一旦變質,那氣味真是要人命,比如臭雞蛋、臭肉、臭魚爛蝦。
這時的乳酸菌減少,雜菌、黴菌越來越活躍。不僅讓酸奶沾上黴味,還讓酸奶不再安全,吃下去鐵定拉肚子。
基本上廠家标注在包裝盒上的日期是根據乳酸菌以及緻病菌的生長周期來判定的,如果是低溫保存,最長能夠在三周内不變質,但是放到了第三周,那口感肯定已經不好吃了,所以一般會稍微提前一點,保證在食用時還有較好的口感。
一些品牌的食物包裝上寫的是“最佳賞味期”,意思就是在這段時間内最好吃哦。
如果酸奶放在常溫下,通常幾個小時後,乳酸菌和緻病菌就發生了質的飛躍,尤其在夏天,很可能一個中午過去就變質了。
所以買到手以後沒有放在冰箱的話,也别管盒子上的保質期了,要立刻吃掉。
酸奶最佳的保存溫度是2-6℃,隻有在這個溫度下才能保存三周,10℃以上菌類就開始鬧騰起來了。
雖然我們買到酸奶以後會放進冰箱,但是在超市買完,再送到家裡的這段時間已經是暴露在常溫下,如果在往家裡搬運的過程中沒有冰袋,奶叔建議趁早喝完,别放太久。
看包裝喝酸奶前得先觀察酸奶。
先看包裝袋有無破損,如果有,那肯定會進去産堿杆菌等細菌,千萬别吃。
再看看包裝袋有沒有很鼓,就是“脹袋”。變質的酸奶會因内部發酵産生大量氣體,一旦包裝變鼓了,肯定就是變質了。
看性狀
打開酸奶以後,再看看酸奶的性狀。
合格的酸奶凝塊均勻,細膩、不會湧出氣泡,表面可有少量的乳清。
變質的酸奶,有的不凝結成塊,呈流質狀态,有的冒有氣泡,顔色變深黃或發綠。
聞氣味
最後是聞,合格的酸奶氣味清淡,有奶香;而變質的酸奶有濃重的酸味或有酒精發酵味。
至于發出了臭魚爛蝦味,奶叔相信你們都有判斷力。
很多超市為了清庫存會來一個“酸奶大減價”,奶粉們可不要看見有便宜可以撿就立刻出手,還是要先看看包裝是否合格,以及保質期的遠近。
如果離保質期太近了,奶叔建議還是别吃了吧,身體要緊。
奶粉們,你們喜歡吃酸奶嗎?會搭配其他東西一起吃嗎?
趕緊留言告訴奶叔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