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銅川約談13名派駐部門紀檢組長,因一年内“零辦案”。坊妹不禁心生疑惑,難道是因為當地的政治生态已經好到不用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無案可辦的地步了嗎?
正如一副藥店對聯所說:“但願世間常無藥,何愁架上藥生塵。”對于紀檢監察機關而言,當然希望黨内沒有腐敗分子,自己無案可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政風持續好轉,腐敗分子也收斂不少。但值得思考的是,究竟是沒有案,還是沒有辦?這一年來“零辦案”的紀檢幹部時間都去哪裡了?
一大批深藏幕後的老虎蒼蠅被繩之以法,讓全國的反腐形勢變得前所未有的明朗。紀檢幹部,不僅成了“明鏡高懸”的代名詞,也成了百姓心中的“包青天”,雷厲風行的破案效率,如同一把尖刀,所到之處,必定挑破病患、刮除病根、藥到病除。
“零辦案”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雖不否認确實存在黨風廉政建設推進有力,沒有案子可查的情況,但更多的是否是幹部不為?
坊妹查閱資料分析,紀檢幹部年辦案為零,大緻有這樣幾種原因:
一是不想辦,一小撮紀檢幹部不務正業,種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責任田。
二是不會辦,個别紀檢幹部能力有限,發現不了案件線索。
三是不願辦,一些地方關系複雜,紀檢幹部難免會有顧慮、有包袱,所以把“和氣”當先,甯願“捂蓋子”,也不願做“黑臉包公”,于是便當起了“好好先生”。
四是不敢辦,不可否認,一些被調查對象威脅恐吓甚至打擊報複,對紀檢監察幹部來說,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同時,一些角色“難以撼動”,也讓紀檢幹部怕辦不了别人,結果把自己給“辦”了。
五是有力無心,一些紀檢幹部們将主要精力放在各部門、單位的黨務或行政工作上,雖然出了不少力,幹了不少活,但實際上卻把紀檢的主業弱化了。
六是有心無力,在一些基層部門,紀檢幹部往往是“光杆司令”,領導排位尴尬且手下無兵。
七是沆瀣一氣,一些紀檢幹部“免疫力”稍低,可能就會倒在别有用心的“圍獵”之中,最終貓鼠一家親。
紀檢幹部作為反腐倡廉工作的“領頭雁”,反腐鬥争中的“禦林軍”,如何做好“監督的再監督”是重點,亦是難點。這就要求紀檢幹部們在執紀中敢于擔責、敢于唱黑臉;在監督中牢固樹立“應該發現問題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了不報告、不處置就是渎職”意識;在問責中要有膽量、有氣魄,勇于追責。
當然,“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紀檢監察幹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裡,無論是在調查中被威脅恐吓,還是擔心潛在的人身攻擊,都給紀檢監察幹部的正常監督執紀帶來“掣肘”。而要越過這些幹擾和“藩籬”,紀檢監察幹部除了要加強自身定力和擔當外,組織“撐腰”、制度“壯膽”顯得尤為迫切。給勇于擔當的紀檢監察幹部服下“定心丸”,那麼,壯大的是正風反腐的力量,撐起的則是監督執紀的鬥志。
約談是手段不是目的,辦案是責任不是任務。派駐紀檢幹部,要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才能與中央紀委工作部署“精準對标”,不折不扣落地落實。要心無旁骛抓好監督執紀問責主業,以眼裡不揉沙子的認真勁,瞪大眼睛、拉長耳朵,深入群衆,聚焦發現問題線索,及時向上級彙報,用好“尚方寶劍”,當好“黑臉包公”,才能真正發揮紀委的“探頭”作用。(人民日報陝西分社 208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