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1:48:21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1

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海外網3月12日電3月11日,2022年全國兩會完成各項議程,圓滿落下帷幕。近百家外媒對中國兩會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報道和解讀,經濟政策、對外開放、對外關系成為外媒報道兩會的三大關鍵詞。

外媒關鍵詞一:經濟政策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2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3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4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的背景下,中國兩會釋放的經濟信号、經濟增長目标和發展舉措關乎全球經濟複蘇進程,也自然成為外媒最關心的話題。路透社、美聯社、《紐約時報》、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日本共同社、日本《産經新聞》、韓聯社、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德國《商報》、芬蘭《赫爾辛基時報》、西班牙《加利西亞之聲》、泰國《曼谷郵報》、馬來西亞《中國報》等主流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和解讀。

兩會召開前夕,路透社就發文援引花旗銀行的報告指出,今年兩會,關于中國經濟增長目标、财政政策的表述将成為關注焦點。兩會期間,路透社發布題為《中國将2022年GDP增長目标設定為5.5%左右》的文章稱,2021年中國國内生産總值增長8.1%,超過此前設定的6%的目标,這得益于強勁出口的拉動。而今年,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将着力于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堅持穩中求進。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指出,中國央行在兩會開幕前表示,在經濟遇到下行壓力時有條件、有空間采取适當措施及時應對。文章稱,這一自信的底氣來自“中國堅持實施穩健貨币政策”。美國《紐約時報》稱,作為全球增長引擎,中國經濟仍将保持上升勢頭。

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發布評論文章表示,目前世界仍處于新冠疫情蔓延和經濟複蘇緩慢的困境中。在此關頭,中國發展的關鍵性舉措将為世界提供新動力和正能量,幫助人們重新燃起為共同未來努力的信心。中國經濟已展現出巨大的活力和韌性,中國市場帶來的機遇将繼續助推全球經濟。

外媒關鍵詞二:對外開放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5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6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7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對外開放”也成為《巴基斯坦觀察家報》、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等外媒報道兩會的關鍵詞,各國期待與中國開展更多合作。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從2022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許多信息,其中“高水平對外開放”這個關鍵詞非常重要。高水平對外開放意味着中國将深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開展數字經濟等新領域的國際合作,這也是巴方的重要議程,有助于推動中巴合作。中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将為中巴雙邊貿易升級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巴基斯坦作為中國一個重要的鄰國,必将受益于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

俄羅斯衛星網也注意到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相關内容。文章列舉了中方發布的多項政策,包括多措并舉穩定外貿,積極利用外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稱,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重申,中國會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這扇機遇大門“決不會也決不能把它關上”。中國将利用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契機,繼續推進自由貿易,對國企、民企、外企一視同仁,繼續把中國打造成全球外商投資的熱土。

外媒關鍵詞三:對外關系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8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9

(三關鍵詞刷屏外媒)10

中國的對外關系是每年兩會媒體關注的熱點。2022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将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關系日益複雜的背景下,中國如何發展與各國關系,備受關注。路透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塔斯社、《印度教徒報》、印度《金融快報》、澳大利亞媒體“Port Macquarie News”、新加坡《海峽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日本時事通信社、韓聯社、韓國《首爾新聞》、韓國紐斯通訊社等外媒對此進行了報道。

針對中美關系,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中國政府強調,中美關系的大門既然已經打開,就不應再關上,更不能脫鈎。“如果美國放寬對中國的出口限制,雙邊貿易額還會更大。”中美合作領域是廣闊的,并有巨大潛力。

針對中俄關系,路透社、印度《金融快報》、澳大利亞媒體“Port Macquarie News”等外媒都關注了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的表态。王毅稱,中俄兩國人民的友誼堅如磐石,雙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針對中歐關系,新加披聯合早報網指出,王毅稱,有些勢力不願看到中歐關系穩定發展,編造所謂“中國威脅”,炒作對華競争,鼓吹“制度性對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對抗,希望中歐雙方對此予以高度警惕。他還呼籲歐洲形成更為獨立、客觀的對華認知,共同反對制造“新冷戰”。

針對中日關系,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了王毅的表态,即日方應該順勢而為,而非逆流而動,不要為他人做火中取栗的事情,也不要走上以鄰為壑的歧途。日本電視台也指出,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王毅表示,這是雙方總結曆史、共創未來的重要契機。

針對中韓關系,韓聯社發布題為《中外長王毅強調中韓是夥伴不是對手》的報道稱,王毅外長表示,中韓是有着深厚曆史淵源的友好鄰邦。30年來,中韓關系經受了各種風雲變幻考驗,實現了全面快速發展。事實證明,中韓之間不是對手,而是利益交融、優勢互補、潛力巨大的合作夥伴。

兩會雖然已經結束,但兩會傳遞的重要信息在全球引發廣泛熱議。除了上述關鍵詞,俄羅斯《公報》、巴基斯坦《每日時報》、南非IOL網站、盧旺達非洲中國評論網等外媒還關注了綠色低碳發展、減排措施、高質量發展等兩會内容。正如巴基斯坦《每日時報》所說,兩會不僅有利于增強中國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實現中國的各項發展目标,也将惠及全球合作夥伴。

來源:海外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