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膝骨關節炎的診斷标準有哪些

膝骨關節炎的診斷标準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21:46:59

膝骨關節炎的診斷标準有哪些(有問必答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知多少)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是膝關節軟骨受到磨損而引起的疾病。在我國,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膝關節炎。這是一種關節的退行性改變,或稱為關節的老化,多見于50歲以上的患者。

發生病變膝關節的軟骨面因受到損傷而凹凸不平,在這種受損傷的、凹凸不平的關節面上負重和活動會引起關節的嚴重疼痛、關節僵硬和不穩定,給患者工作、生活帶來嚴重不便。本期“有問必答”精選了3個關于KOA的臨床常見問題,與各位分享。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及體征有哪些?

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及體征主要有以下幾點:

1.關節疼痛及壓痛:本病最常見的表現是關節局部的疼痛和壓痛。一般早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隐痛,關節局部可有壓痛,活動後加重,休息時好轉,随病情進展可出現持續性疼痛、關節活動受限,在伴有關節腫脹時尤為明顯。疼痛在陰冷、潮濕和雨天會加重。

2.關節腫大:早期為關節周圍的局限性腫脹,随病情進展可有關節彌漫性腫脹、滑囊增生,伴有關節積液。後期可在關節部位觸及增生的骨贅。

3.晨僵:患者可出現晨起或靜止一段時間後關節僵硬感,活動後可緩解。本病的晨僵時間一般為數分鐘至十幾分鐘,很少超過半個小時,不同于類風濕關節炎。

4.關節摩擦音(感):由于軟骨破壞、關節表面粗糙,出現關節活動時骨摩擦音(感)。

5.關節活動受限:由于關節腫痛、活動減少、肌肉萎縮、軟組織攣縮等引起關節乏力、活動受限(緩慢發生)。早期表現為關節活動受限,晚期關節活動範圍減小。還可因關節内的遊離體或軟骨碎片,在活動時出現“絞鎖”現象。

6.關節内翻、外翻畸形及屈曲攣縮畸形。

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保守治療中,有哪些藥物可以選擇?

KOA的藥物治療主要分為控制症狀的藥物、改善病情的藥物及軟骨保護劑。

1.對乙酰氨基酚:由于老年人對非甾體消炎藥(NSAIDs)易發生不良反應,症狀輕者可短期使用一般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作為首選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症狀和肝毒性。

2.非甾體消炎藥:NSAIDs既有鎮痛作用又有抗炎作用,是最常用的一類控制OA症狀的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減輕關節炎症所緻的疼痛及腫脹,改善關節活動。其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症狀、腎功能或肝功能損害、影響血小闆功能、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風險。NSAIDs應使用最低有效劑量,短療程;有胃腸道危險因素者應用選擇性環氧化酶(COX)-2抑制藥或非選擇性NSAIDs 米索前列醇或質子泵抑制藥。如患者有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險則應慎用NSAIDs。

3.阿片類鎮痛藥:對于急性疼痛發作的患者,當對乙酰氨基酚及NSAIDs不能充分緩解疼痛或有用藥禁忌時,可考慮用弱阿片類藥物。這類藥物的耐受性較好而且成瘾性小。如口服可待因或曲馬朵(曲馬多)等,由于曲馬多不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因此對胃黏膜無明顯不良影響。該類制劑應從低劑量開始,每隔數日緩慢增加劑量,可減少不良反應。

4.糖皮質激素:關節腔注射長效糖皮質激素可緩解疼痛、減少滲出。療效持續數周至數月,但盡量避免在同一關節反複注射。

5.透明質酸(玻璃酸):非藥物和藥物治療療效不佳的膝關節OA者,可采用關節腔内注射透明質酸(玻璃酸)類制劑,對減輕關節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保護軟骨均有效,治療效果可持續數月。對輕中度的OA具有良好的療效。每周1次膝關節腔内注射,4~6周為1個療程。但對其療效,目前仍有争議。

6.氨基葡萄糖:為天然的氨基單糖,是人體關節軟骨基質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它可改善關節軟骨的代謝,提高關節軟骨的修複能力,保護損傷的關節軟骨,同時緩解OA的疼痛症狀,改善關節功能,延緩OA的病理過程和疾病進程,因而兼具症狀調控和結構調控效應,可聯合NSAIDs使用。

7.硫酸軟骨素:通過競争性抑制降解酶的活性,減少軟骨基質和關節滑液成分的破壞;通過減少纖維蛋白血栓的形成,改善滑膜和軟骨下骨的血液循環,能有效減輕OA的症狀,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減少NSAIDs或其他鎮痛藥的用量。

8.雙醋瑞因:是白細胞介素(IL)-1抑制劑,可抑制軟骨降解、促進軟骨合成并抑制滑膜炎症。它不僅能有效地改善、緩解骨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而且具有後續效應,可以延緩OA病程的進展,具有結構調節作用。

9.多西環素:具有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的作用,可發揮抗炎效應,抑制一氧化氮的産生,減少骨的重吸收作用,使OA的軟骨破壞減輕。

10.雙膦酸鹽:在OA治療中的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破骨細胞溶解礦物質,同時防止礦物質外流。還可抑制膠原酶和前列腺素E,從而減少骨贅形成。

11.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OA的軟骨損傷可能與氧自由基的作用有關。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可能主要通過其抗氧化機制而有益于OA的治療。維生素D則通過對骨的礦化和細胞分化的影響在OA治療中發揮作用。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适應證與禁忌證分别是什麼?

膝關節置換主要目的是糾正畸形、改善功能、緩解疼痛,獲得長期穩定。

1.其适應證為:

①骨性關節炎終末期,多為老年患者。

②其他非感染性關節炎終末期: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關節炎、青少年類風濕關節炎、大骨節病、血友病性關節炎、創傷性骨關節炎,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也可在中年以前。

③大面積的膝關節骨軟骨壞死。

④感染性關節炎後遺的關節破壞,在确認無活動性感染的情況下。這類手術後再感染風險較高,可作為相對适應證。

⑤膝關節周圍腫物切除,涉及關節面無法獲得良好的關節功能重建的患者,此類手術一般需要特殊假體,如腫瘤假體。

⑥有一部分不能确診的病例,但具有以下特點:有關節損壞的放射學證據;持續性的中度至重度疼痛且經相當時間的非手術治療無緩解;關節功能明确受限,且影響生活質量。

2.其禁忌證為:

(1)絕對禁忌證

①全身和局部的任何活動性感染。

②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

③膝關節肌肉癱瘓或神經關節病變。

④膝關節周圍軟組織覆蓋不良。

⑤明顯的韌帶功能不全或者伸膝裝置功能不全。

⑥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于功能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症狀。

⑦術前評估,合并其他比較嚴重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2)相對禁忌證

①肥胖患者。

②嚴重的外周血管疾病。

③年紀輕、術後活動多。

④患者精神不正常。

⑤對人工關節不理解等将會嚴重影響手術效果。

⑥嚴重骨質疏松、關節不穩、嚴重肌力減退、纖維性或骨性融合。

參考資料:

1.《骨科醫師查房手冊》主編:張怡元林焱斌

2.《骨科護理查房手冊》主編:周陽彭伶麗

3.《人工膝關節置換臨床實踐與思考》主編:沈惠良郭艾

您的聲音我們在聽,

您的疑惑我們關心,

如果您有百思不得其解之處,

歡迎在此留下您的問題,

屆時會在後續推文中為您答疑。

聲明:本欄目由骨科在線策劃,答疑内容及圖片由專家提供,僅供學習交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