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20:03:30
品種選擇

選擇品種應根據市場消費習慣,根據适銷的果實外觀顔色、大小及瓤色等進行選擇。無籽西瓜品種較多,代表性品種如鄭抗無籽1号、鄭抗無籽2号、洞庭1号、農友新1号等。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1

無籽西瓜栽培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無籽西瓜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受栽培、氣候或人為因素等原因的影響,常常會出現種子發芽率低、成苗率低、緩苗期死苗、坐瓜率低、出現着色秕子等問題。這些問題輕者造成減産,重者導緻絕收。大部分瓜農對這些問題并不是十分了解,常常會引起一些糾紛,現總結如下。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2

1、無籽西瓜種子發芽率低的主要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種胚發育不良、子葉小而畸形、貯藏的營養物質少,胚重僅占種子重的38.5%,要比普通西瓜低11.5%左右。②種皮厚、木栓化程度高、吸水困難,胚根生長出種殼阻力大。無籽西瓜種子種臍部的種皮厚度為普通西瓜的2倍,其他部位的種皮厚度約為普通西瓜的1.5倍。③無籽西瓜種子發芽要求條件高。如發芽适溫為33~35℃,比普通西瓜高5℃左右。

(2)對策 ①用55℃溫水浸種6~12小時(自然冷卻),幫助吸水。②破殼,減小胚根生長出種殼的阻力。③提高溫度催芽。有籽西瓜發芽适溫為28~30℃,無籽西瓜的發芽需要提高5℃,适溫為33~35℃。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3

2、無籽西瓜種子成苗率低的主要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種子質量差。種胚發育不充實,子葉中貯存的營養物質不足,種芽出土後的營養需求難以滿足。②育苗技術差,苗床管理不善。如播種過深,幼苗難出土;播種過淺,種子“戴帽”出土,而又未及時“摘帽”;苗床溫度濕度控制不當;未及時防治病蟲害等。

(2)對策 ①幫助種芽迅速出土。澆足底水,薄蓋1厘米厚的細土,提高苗床地溫(提前蓋棚、推遲播種期、晴天播種、溫床育苗等)。②精心管理幼苗。及時“摘帽”、根據幼苗生長發育時期按照“高、低、高”的原則進行溫度、濕度和養分管理。③及時防治病蟲害等。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4

3、無籽西瓜緩苗期死苗的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低溫高濕。定植後遭遇連陰雨天、地溫長期偏低;或土質偏黏、澆水又太多,土壤長時間透氣不良,均易産生漚根而導緻死苗。②定植質量差。定植過程中,瓜苗營養土散塊;定植時底墒不足,定植水又少;或定植穴太小,瓜苗沒栽到底、跷空,均容易在高溫期導緻瓜苗枯死。③施肥不當。施肥淺,糞塊較大,栽在糞塊上的瓜苗容易因燒根而發生死苗;施肥量大,施肥又不勻,施肥較多的地方也會因燒傷瓜苗的根而發生死苗。④病蟲危害。地下害蟲咬斷幼莖或咬傷根,以及瓜苗發病等均能導緻死苗。

(2)對策 ①定植前後注意天氣變化,應避免連陰雨天定植造成低溫高濕産生死苗。②定植時選壯苗。③合理施肥。④注意病蟲害防治。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5

4、無籽西瓜坐瓜率低的主要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幼苗期管理不當,幼苗徒長,雌花形成少,坐瓜機會少。②植株肥水管理不當,坐瓜前營養生長過旺,坐不住瓜。③由于授粉不良或授粉品種不當(避免用少籽西瓜作授粉品種),或配置授粉品種比例太小,或花期不相遇,或傳粉昆蟲活動少,或人工授粉時間和方法不當等造成授粉不良,不坐瓜。④幼瓜期肥水管理不當,造成化瓜。

(2)對策 ①加強幼苗期管理,育壯苗,促進雌花形成。②配置足夠的、适宜的授粉品種,适時地、細緻地進行人工授粉,促進坐果。③加強幼果期田間管理,及時整枝、打杈、壓瓜,合理管理肥水,控制植株的營養生長,防止植株徒長引起化瓜。④結合人工授粉,使用“坐瓜靈”促進坐瓜。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6

5、無籽西瓜出現着色秕子果的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氣候。果實發育期氣溫偏低,降雨少,土壤濕度小。②節位。坐果節位偏低或偏高,特别是低節位坐果。③品種與施肥。不同的品種反應不一樣。早熟和瓤質疏松的品種容易産生着色秕子果。此外,着色秕子果還與磷肥的施用有關。磷肥施用過多,産生着色秕子果的機會多。

(2)對策 ①合理安排播期,使開花坐果和果實發育處在氣候溫和濕潤的季節。②合适節位留果。一般以留主蔓第三、第四雌花果,側蔓第二、第三雌花果為佳。避免留過高和過低節位果。③選用合适的品種與組合。或選用果肉較硬的品種與組合,或選用中熟和中晚熟品種與組合。此外,良好的田間管理(施肥、澆水、整枝打杈、人工授粉、選瓜留瓜、滅草及防治病蟲害等)是克服上述弊病獲得優質無籽果實的重要保證。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7

6、無籽西瓜形成厚皮、空心的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膨瓜期供水不足。膨瓜期是西瓜生長過程中需水量最大的一個時期,也是對缺水反應最為敏感的時期,此期發生幹旱缺水,果肉細胞會因供水不足導緻膨大速度慢于果皮而形成厚皮、空心。②結果期溫度偏低。低溫使瓜的縱向生長速度變慢,而橫向生長速度則加快,瓜瓤生長速度因跟不上果實的膨大速度而發生厚皮、空心。③植株生長不良。在果實迅速膨大期,如果植株因缺水、缺肥或遭受病蟲害而發生早衰時,也會因營養不良,而使瓜瓤發生厚皮、空心。④果實采收過晚。果實采收不及時,會因瓜瓤組織的崩潰、解體而發生空心。⑤嫁接影響。一般嫁接西瓜比較容易發生厚皮、空心。

(2)對策 ①無籽西瓜需水量大,特别是膨瓜期不要缺水。②盡量避開結果期低溫。③注意施肥使植株生長健壯。④果實應适時采收。⑤嫁接栽培注意選擇砧木品種。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8

7、無籽西瓜畸形果産生的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葫蘆形瓜,結瓜初期土壤幹旱缺水,幼瓜生長緩慢,而結瓜中後期又遇高濕條件,西瓜膨大較快,是葫蘆形瓜産生的主要原因。②扁平瓜,結瓜前期的溫度偏低或瓜頭受傷,瓜的縱向生長(即伸長生長)受到抑制所緻。因為西瓜坐瓜後首先是進行縱向生長,然後再進行橫向生長,當前期溫度低時,縱向生長速度慢,生長沒有達到應有的量,而在西瓜生長後期溫度正常或偏高時,橫向生長速度快就會出現扁平瓜。③歪瓜。a.授粉不良,雌花柱頭授粉不均勻時,西瓜會半邊有籽半邊無籽,種子多的一側,營養供應多,生長膨大快;而種子少的一側,則營養供應不足,膨大較慢,導緻瓜的兩側膨大不均勻,形成歪瓜。b.瓜面溫度分布不均,一般來講,瓜的朝陽面溫度較高,膨大也較快,而瓜的貼地面一側,則因溫度較低,膨大較慢,從而形成了上大下小的歪瓜。c.機械損傷,在膨大過程中,局部瓜面受到機械損傷時,受損傷的一面多生長緩慢,從而形成歪瓜。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9

(2)對策 ①防止葫蘆形等畸形瓜的産生一定要在結瓜初期保證肥水均勻供應,防止水分忽多忽少。若擔心此時澆水引起植株徒長而影響坐果,可采取小水多次澆灌。②防止形成扁平瓜,一是要合理安排西瓜播種期,把結瓜期放到溫度适宜的範圍内;二要盡量避免低節位留瓜,不要選第一雌花的瓜留瓜。③防治歪瓜的措施是人工輔助授粉,避免自然授粉中授粉不均;翻瓜,使瓜的四周受光均勻,防止瓜面溫差太大;加強肥水供應和病蟲防治,保持瓜蔓莖葉完好。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10

8、無籽西瓜發生裂瓜的原因及對策

(1)原因 ①結瓜期果實的供水量驟然變化,如久旱遇雨或久旱後突然澆大水,西瓜吸水後瓜瓤體積增大過快,而瓜皮的生長速度跟不上瓜瓤的生長而被脹裂。②久陰乍晴時由于溫度上升太快太高也會引起裂果。③果實遭到碰撞、擠壓、蟲害、草害等傷害時也容易發生裂瓜。④品種,果皮過薄或過脆的品種易裂瓜。⑤噴施激素或使用坐瓜靈不當也易産生裂瓜。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11

(2)對策 ①選用果皮韌性大,不易裂瓜的西瓜品種。

②合理澆水,要小水勤澆,不可大水漫灌,切忌土壤忽幹忽濕;高溫期要于清晨或傍晚地溫低時澆水,不要在溫度較高的中午澆水,以免澆水後根系大量吸收水分而發生裂瓜;雨後要及時排水。③适時收瓜,應在晴天中午或下午瓜含水量較小時收瓜,早、晚收瓜時,因瓜含水較多,在收瓜和搬運瓜過程中,容易發生裂瓜。④在收瓜和搬運瓜過程中,輕拿輕放,避免人為磕碰造成裂瓜。⑤增施鉀肥,增強果皮韌性。⑥及時防除田間雜草,防治病蟲害,減少果皮傷害,慎用激素或坐瓜靈等。

無籽西瓜是怎麼栽培出來的(無籽西瓜栽培技術)12

最後

綜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相關工作人員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