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商最悲哀的是,就是不知道O2O是什麼。但是他卻還是做得不亦樂乎,玩轉在O2O的領域上,O2O甚至沒有産生類似小米手機一樣的案例,但是無數企業闖入O2O陣營。其實O2O是一個序列,真實的狀态是O2O2O2O……的無限延伸。大白話是,O2O就是從一個連接,再到一個新連接,無限連接下去。有的時候,是和線上産生連接,有的時候是和線下産生連接。而現在的企業實踐,很多是商務電子化,或者電商把支付工具推廣到線下。這既需要對IT基礎設施和O2O基礎軟件進行投入,也需要較多的運營人員。實際上,O2O就是不斷産生連接,有的時候不需要成本,但是需要的是還有跨界的人脈。
舉一個例子。最近給一個做海外打印機品牌做過多年代理的企業老總,介紹國内空氣淨化器的老牌工廠。這就是連接,純正的O2O。而這家打印機代理企業老總已經非常善于利用二維碼等手段,去建立起信息化的商業模式。我認為現在很多企業都需要從外部輸入資源,形成分布式電商。企業核心競争力,來自企業外部的連接能力。看不到這一點的,隻能象張瑞敏總裁去大搞特搞企業流程再造,再造了半天,也沒有殺手級産品出來。
O2O就是不斷創造連接。對于傳統企業而言,需要注意的就是循序漸進,從小連接,中連接,再到大連接。大數據的基礎是大連接。而擅長小連接和中連接的企業,日子已經可以過得很好。
真正合理的商業邏輯是,先創造必要的連接,再将必要的連接專業化。先進化,後優化。先打破定位,再暫時定位。如何創造必要的連接?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泛連接也是給自己挖墳。連接越多,風險也越多。但不連接的風險比連接的風險要大。傳統企業就是護城河理論,自己把自己圍死。
輕松一動:
無論你想有房有車有果6,都推薦你添加微信的公衆号:vlepai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