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冬至的來曆及風俗

冬至的來曆及風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17:24:32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一個節氣,冬至來到之後說明寒冷的冬天馬上就要來到了,太陽直照射地面,太陽光對全球北半球的照射比較少,因此冬天也即将來臨。那麼關于冬至的來曆和風俗大家都了解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的來曆及風俗(冬至的來曆和風俗是什麼)1

1、冬至節的由來

由于陰曆陽曆的差距,在中國的冬至季節,一般都在每年的12月21日~23日左右,冬至的這一天夜晚十分的長,在漢武帝時期,24節氣被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法,主要采用的是平均時間法來劃分節氣,這樣一來冬至和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就被稱為了中氣,中氣之間再進行劃分,也就成為了24節氣,冬至隻是其中一個,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個節日。

古代人們認為冬至這天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所有人都要舉行賀冬儀式,唐宋時期在東至,還需要祭天祭祖。

2、北方冬至的習俗:吃餃子

個人認為還是北方慶祝冬至,比較有儀式感,冬至這天來臨之後,北方大多數家庭都會選擇吃餃子,不論貧窮或者是富有,大家都聽說過張仲景這個醫生來制作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其實這是真實發生的,後來的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去世的日子,也是為了禦寒,都會在冬至那天吃一碗餃子來表達自己對醫聖張仲景的感恩。

另外北方的少部分家庭還會選擇吃馄饨,馄饨意為調節陰陽,有些人認為冬至這天為極陰之時,所以要使用馄饨來調節一下天地間的陽氣生長,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其實吃馄饨是相傳漢朝的時候北方匈奴分為兩個部落,一個叫作渾氏,一個叫作屯氏,這兩個部落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因此老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起名馄饨,并且吃掉。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比較劃算的水餃,大家不妨看看:

3、南方冬至的習俗:吃湯圓

我國南方主要是以米食為主,當然在冬至這個特有的季節,湯圓也就成為了南方大多數親朋好友的主要食物,除了互相贈送親朋好友之外,吃湯圓也希望所有的親人永遠團圓的意思。

這麼看來冬至這一天的慶祝,并沒有其他節日那麼有儀式感,但是在古代漂泊在外的人都必須在這天趕回家過冬節,連過年可能都不回去,而這一天必須趕回去,古人認為從冬至開始,天地間的陽氣就開始旺盛,也就是這天是大吉之日,一家子必須在一起湊個熱鬧。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比較劃算的湯圓,大家不妨看看:

由于古代張仲景醫聖的家庭住址在河南南陽,因此那個地方目前還流傳着一首民謠歌,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是不是十分有趣呢?冬至的習俗就應該按照北方統一吃餃子,圖一個好的寓意。

以上就是關于冬至的來曆和風俗的所有内容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