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深海到高山、從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處都有植物的印記。歲月流變、氣候變遷、地質運動、生境更叠,植物曆久彌新、在不斷演化中保持着多樣化的世界。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開設“花花萬物”,在這裡,我們關注植物的生存、競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讀生物的萬千氣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緻敬這無聲無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植物表皮蠟質
角質層主要由角質和蠟質成分構成。大約4.5億年前,第一個水生植物正是由于進化生成了角質層,從而适應陸地環境轉變為陸地植物。
植物表皮蠟質是覆蓋在陸地植物表面的一層白色晶狀物,是一種疏水有機混合物。表皮蠟質的形态學表型多種多樣,掃描電鏡下觀察發現,常見的形态主要包括絲狀、管狀、杆狀、平闆狀、顆粒狀及片狀6種。而蓮葉的正面蠟質結構主要為不規則的顆粒狀,背面蠟質結構則為杆狀為主。
植物表皮蠟質(圖片來自網絡)
掃描電鏡下蓮葉表皮蠟質結構圖
“多功能”蠟質與“荷花效應”
植物表皮蠟質作為植物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最外一層屏障,在應答外界非生物脅迫和生物脅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表皮蠟質能夠抑制植物表面水分流失、保護植物免受病原菌侵害等,對植物生長發育和适應外界環境有着重要意義。
研究發現,表皮蠟質形成了疏水表皮,從而使得蓮具有自我清潔作用,形成了著名的“荷花效應”的生化基礎。實驗表明,蠟質提取前,水珠能夠呈現完美球形立在蓮葉表面,随其滾動能夠帶走污染物顆粒;而蠟質提取後水珠則不能再立于蓮葉表面,蓮葉的自我清潔作用減弱。正是因為有了蠟質,蓮葉才能夠保持“出淤泥而不染”。
(張莉俊 攝)
(張莉俊 攝)
蓮葉蠟質的提取和分離
由于植物表皮蠟質主要由超長鍊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包括烷烴、初級醇和酮類等化合物組成,故而可以利用有機溶劑氯仿或正己烷将其提取,即将随機取樣的蓮葉放入氣相色譜專用瓶内,加入5毫升氯仿,振蕩取樣瓶10-20秒,将提取液轉移至新的玻璃瓶,重複操作即可得到10毫升的蠟質提取液。
荷花效應圖
蓮葉表皮蠟質提取及分離流程圖(圖片來自網絡)
采用薄層層析法可以将蓮葉表皮蠟質提取液成分分離開, 根據蠟質成分的不同,紫外分析儀下能觀察到多種顔色的條帶,将條帶刮下處理後在氣相色譜儀上即可分析出蠟質中的成分,條帶越豐富說明其蠟質成分相對複雜。
紫外分析儀下觀察蓮葉表皮蠟質後得到的條帶
植物表皮蠟質對于植物生長發育和抵禦各種生物、非生物脅迫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工業生産上也具有廣泛用途,可用于藥品、化妝品、紡織品、紙、蠟燭、油墨、潤滑劑等商品的制備。此外,植物蠟質經處理後還可用于水果表面打蠟,蠟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僅可以保護水果外皮,提高光澤度,還可以防止水果水分蒸發,保留水果鮮香。而且,打蠟後病菌也不容易侵入,可以防腐防蟲。植物蠟綠色環保,且具有可再生特性,可以廣泛地運用于衆多領域,比石蠟更具有市場優勢。
蠟質作用(圖片來自網絡)
來源: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