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江芸涵 視頻 吳楓
學校大門
【專業名片】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是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是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建設專業。在依托成都高新區“成職融創産教園”的基礎上,構建了科學獨特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創新思維和專業技能,可在各類軟件公司、信息服務平台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開發、軟件測試、項目運維、IT業務流程管理等相關工作,具備“軟硬結合、數據驅動”核心技術能力的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3月16日,川觀新聞記者走進位于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内的“成職融創産教園”。這棟位于成都高新區核心地段的大樓,不僅是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樓和實習基地,也有不少科技創新企業入駐。
在11樓的“AI方人工智能工作室”,軟件技術專業大三學生黃文斌在電腦前忙碌着。進校第一年學習軟件技術的基礎課程,大二進行專業方向細分,黃文斌選擇了人工智能方向。大二下期,他進入工作室,工作室一共有兩位指導教師,六名學生,學生們一邊學習專業知識,一邊參與一些企業項目的研發。
軟件學院的教學場所。
樓層中央的大型LED顯示屏,展示着黃文斌最新的成果——AI方智控成果展示牆。黃文斌現場做演示,他通過手部操作和語音對話,與展示牆進行智能交互,比如說出指示命令,展示牆會按要求進行展示。“相較于傳統展示平台的臃腫、不便于交互等缺點,我們這款展示牆具有多方面的創新和優勢。”
黃文斌告訴記者,今年2月,在曆經4個多月的研發後,這款智控成果展示牆終于完成。它運用了人工智能領域中的圖像識别技術,語音識别技術、頁面緩存以及文件服務器等技術,目前已申請了軟件著作權以及實用新型專利。“能和團隊從設計到研發出這款産品,全靠兩年半的專業學習和實訓實踐,成職院給了我實現職業夢想的平台。”
像工作室這樣的教學方式,是軟件技術專業獨特的培養模式。軟件學院副院長簡顯銳介紹說,在大力實施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軟件技術專業建設了移動應用項目室、前端技術項目室等多個用于基本教學的項目化實訓室,同時建有軟件測評中心、大數據培訓中心、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中心等具備社會服務功能的實訓室。此外,該專業依托“成職融創産教園”,引入相匹配的企業入駐園區,園區企業與專業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打造了企業課堂,既可以提供教學,又能夠在就業崗位上實現支持。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成職-京東方基地” 。
簡顯銳把這種培養模式總結為“三維一體”:教學場地和企業工作環境為一體,學習内容和企業生産項目為一體,教學導師和企業工程師為一體。從大二上學期專業細分後,企業老師就會參與到教學中。入駐“成職融創産教園”的成都永朔科技有限公司,其部門經理劉家豪,每周會給“移動應用開發”方向的大二學生上兩次課。“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專業技術過硬,而且善于與企業溝通,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據介紹,軟件技術專業主要服務于成都打造的萬億級電子信息産業,自2004年開始招生,累計畢業2000餘人,不僅就業率高,而且專業對口率保持在80%以上。
2020年9月,學院開辦了首屆職教本科試點專業軟件工程專業。該專業與成都工業學院聯合培養,一方面借助軟件技術專業多年來在項目化教學上的成效,采用項目化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依托華為與成都工業學院、成職院的深度合作,既能向學生提供工程類人才培養的标準,又能提供複雜工程類項目的實踐,真正使職教本科的人才培養既能掌握完整(系統)的理論知識,又具備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
【寄語】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楊莉:
楊莉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身處學校推進“雙高”院校建設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關鍵時期,軟件技術專業将準确把握新發展階段,立足區域電子信息技術産業轉型升級,堅持對标競進、以質圖強,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發揮專業引領示範作用,主動融入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學校“雙高”建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适應性。
軟件技術專業教師朱衛平: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是教育部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專業,自開辦以來,與成都市高新區政府共建高新成職融創産教園。園區的行業協會和企業參與專業群人才培養全過程。讓學生在真實生産項目及環境中邊做邊學,邊學邊做。選擇軟件技術專業,挑戰高薪就業!
軟件技術專業學生黃文斌:
信息技術的發展正深刻地影響着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們時時刻刻都享受着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軟件技術專業作為互聯網 、人工智能 社會的技術支撐,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
(圖片由學校提供)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