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29 00:22:45

文言文翻譯是初中語文必考的題型,也是很多同學失分較大的題型,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一下文言文常見句型的翻譯技巧,快快收藏!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1

1、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

文言文中,判斷句有以下八種形式:

(—)、用“…者,…也”來表示。

例: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諸葛孔明者,卧龍也——《隆中對》

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二)、用“…者…也”來表示,即主語後面不用“,”号。

例: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馬說》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記》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記》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知殊遇,欲報之于殿下也——《出師表》

(三)、用“…者也”表示判斷,翻譯時“者也”不譯。

例:

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

2、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适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适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主謂倒裝

例: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二)賓語前置

例:

何陋之有(有何陋)——《陋室銘》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所思何)——《木蘭詩》

何苦(何)而不平——《愚公移山》

會賓客大宴(大宴賓客)——《口技》

菊之愛(菊),陶後鮮有人——《愛蓮說》

蓮之愛(蓮),同與者何人——《愛蓮說》

牡丹之愛(牡丹),宜乎衆矣——《愛蓮說》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送東陽馬生序》

微斯人,吾誰與(誰)歸——《嶽陽樓記》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滿井遊記》

時人莫之許(之)——《隆中對》

宋何罪之有(何罪)——《公輸》

萬鐘于我何加(何)焉——《魚我所欲也》

何以(何)戰——《曹刿論戰》

忌不自信(自)——《鄒忌諷齊王納谏》

(三)介詞結構後置

它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例:

投以骨(以骨投)——《狼》

戰于長勺——《曹刿論戰》

祭以尉首(祭)——《陳涉世家》

徐噴以煙(以煙徐噴)——《童趣》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藏)——《大道之行也》

相與步于中庭(步)——《記承天寺夜遊》

并有乘騎弄旗标槍舞刀于水面者——《觀潮》

不戚戚于貧賤(戚戚)——《五柳先生傳》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假借)——《送東陽馬生序》

受地于先王(受地)——《唐雎不辱使命》

倉鷹擊于殿上(擊)——《唐雎不辱使命》

信義著于四海(著)——《隆中對》

躬耕于南陽(耕)——《出師表》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寄臣)——《出師表》

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起)——《公輸》

胡不見我于王——《公輸》

所欲有甚于生者(甚)——《魚我所欲也》

欲有求于我(有求)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四)狀語後置

介詞短語作狀語,為強調該狀語而後置于動詞後。

例:

又七年,(自)還自揚州——《傷仲永》

蒙辭以軍中多務(辭)——《孫權勸學》

(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嶽陽樓記》

醒能述以文(述)者,太守也——《醉翁亭記》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瀉出)者——《醉翁亭記》

冷光之乍出于匣(出)也——《滿井遊記》

舜發于畎畝之中(發)——《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五)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例:

蓋簡桃核修狹者(桃核)為之——《核舟記》

其兩膝相比(兩膝)者——《核舟記》

遂率子孫荷擔(子孫)者三夫——《愚公移山》

馬之千裡(馬)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更有癡似相公(癡)者——《湖心亭看雪》

鸢飛戾天(鸢)者,望峰息心——《與朱元思書》

諸郡縣苦秦吏者(郡縣),皆刑其長吏——《陳涉世家》

居廟堂之高(廟堂)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江湖)則憂其君——《嶽陽樓記》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2

3、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省略主語

例:

(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漁人)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記》

(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記》

(我)還自揚州——《傷仲永》

(他們)見餘,大喜曰——《湖心亭看雪》

(高山)互相軒邈——《與朱元思書》

(吾)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與朱元思書》

(餘)弗之怠——《送東陽馬生序》

(餘)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送東陽馬生序》

(溪泉)鬥折蛇行——《小石潭記》

(滕子京)屬予作文以記之——《嶽陽樓記》

守丞死,(起義軍)乃入據陳——《陳涉世家》

(殿下)誠宜開張聖聽——《出師表》

(吾)由是感激——《出師表》

(子)胡不見我于王——《公輸》

(此人)必為有竊疾也——《公輸》

(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

(二)省略謂語

例: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論戰》

陳涉自立為将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三)省略賓語

例:

問(之)所從來——《桃花源記》

便要(之)還家——《桃花源記》

使(之,身子)與台齊——《童趣》

可以(之)為師矣——《論語》十則

願為(此)市鞍馬——《木蘭詩》

投(之)以骨——《狼》

日光下澈(潭水)——《小石潭記》

醒能述(之)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記》

上使(之)外将兵——《陳涉世家》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之)用者——《陳涉世家》

獨守丞與(之)戰谯門中——《陳涉世家》

與(之)俱來——《隆中對》

将以(之)攻宋——《公輸》

貨惡其棄(之)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四)省略介詞“于”

例:

場主集薪(于,在)其中——《狼》

吾既已言之(于,對)王矣——《公輸》

驅之(于)别院——《童趣》

與同人飲(于)樓上——《山市》

彼其受之(于)天也——《傷仲永》

予獨愛蓮之出(于,從)淤泥而不染,濯(于,在)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各隐(于,在)卷底衣褶中——《核舟記》

飲食百物皆倍穹(于,比)常時——《觀潮》

急湍甚(于,比)箭。——《與朱元思書》

寓(于,在)逆旅——《送東陽馬生序》

坐(于,在)潭上——《小石潭記》

得之(于,在)心而寓之(于,在)酒也——《醉翁亭記》

獨守丞與戰(于,在)谯門中——《陳涉世家》

然足下蔔之(于,向)鬼乎——《陳涉世家》

一厝(于,在)朔東,一厝(于,在)雍南——《愚公移山》

(五)省略量詞

古漢語中,數詞可直接修飾名詞,表數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詞。

例:

船頭坐三(個)人——《核舟記》

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口技》

孔子東遊,見兩(個)小兒辯鬥——《兩小兒辯日》

一(個)男附書至,二(個)男新戰死——《石壕吏》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3

4、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于被動式關系的叙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例: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觀潮》

山巒為晴雪所洗——《滿井遊記》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童趣》

(二)用“為 動詞”表示被動。

例: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4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5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6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7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十大方法總結(中考語文掌握這些技巧)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