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講究
“色、香、味”俱全
調味也是烹調的一種重要技藝
很多人為了取用方便
将調料擺放在竈台邊上
殊不知這種操作很可能存在隐患
不僅導緻調味品變質
還有可能危害身體健康!
存放調料究竟有哪些講究呢?
又該如何分辨調料是否變質呢?
存放調料有哪些講究?
1、新鮮調料
舉例:生姜、大蒜、小蔥、香菜、辣椒等。
保存方式:最好現買現吃。如果買多了,生姜可用保鮮膜包起來放進冰箱冷藏室儲存;蔥、蒜用網兜裝好挂在陰涼、通風處即可。腐爛和生黴的蔥、姜、蒜,記得要及時丢掉。
2、幹貨調料
舉例:桂皮、八角、小茴香等。
保存方式:幹貨類一般是經過晾曬或風幹,水分含量少,利于保存。此類調料一般隻需注意防潮防黴,幹燥密封保存即可。
3、粉狀調料
舉例:鹽、糖、味精、五香粉、辣椒粉、胡椒粉等。
保存方式:使用頻率高、消耗快的固體調料,開封後取适量放于調料盒中,擺放在幹燥陰涼處,剩餘的密封保存即可。使用頻率不高的調料,建議每次使用後密封,放在幹燥陰涼的地方或冷藏保存比較好。粉狀調料建議大家少量購買或買小包裝,随買随用。
4、液态調料
舉例:醬油、食用油、料酒、醋等。
保存方式:食用頻率高的調料如老抽、生抽、醋等,使用後隻需擰緊蓋子,放置在通風避光處保存。蒸魚豉油等開封後有一段時間不用,為防止發酵氧化,可放進冰箱内冷藏。袋裝的液态調料開封後盡量倒入一個幹淨且幹燥的玻璃瓶中,擰緊蓋子保存。
5、醬類調料
舉例:番茄醬、豆瓣醬、辣椒醬等。
保存方式:這些加工過的醬料一般含有一定的鹽分,未開封時可置于陰涼幹燥處,開封後則需保存在冰箱冷藏區。像蚝油、魚子醬、牛肉醬,特别是帶肉的醬類蛋白質含量比較高,開封後如常溫保存容易長毛變質。
如何分辨調料是否變質?
打開食品外包裝後,食品的保質期将大大縮短,而若是不注意貯藏條件,則會加速變質。出現以下情況的調料最好不要再食用:
01、固态調料
若吸潮結塊、聞起來有一股哈喇味或其它異味、顔色變化、口感變化(如原來鹹的變苦,甜的變酸)等問題,則很可能已變質。
02、液态調料
若液态混濁,有沉澱物、出現不良氣味、口感異常則很可能已經變質了。
03、半液态調料
若是有酸腐味、上層變稀,或者下層有明顯的沉澱物,則不能再食用了。
文章來源:人民網科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