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關系,我們出行需要健康碼才可以,那古代人經過各個關卡需要什麼東西呢?
在說這個通行證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關口。
01關津制度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關津制度。關的繁體字是“關”,根據《說文解字》,可以很形象化看到,外面一個門,裡面兩個絲,其實是兩個人拿着木棍來守着門口,也就是“以木橫持門戶也”。
所以關者,有關口、關卡,基本上都是一些要塞的地方去守着。而剛才說到的關津,津是三點水,與水有關的,就是在水路的關卡。
所以在《資治通鑒》裡講:關,往來必由之要處;而津,濟渡必由之要處。即是水路上必須經過的重要地方。
這些關津制度,在戰時就負責守衛邊境。而關口除了在邊境設有之外,在不同省份或大城市之間也會設置,用于控制人口流動。
甚至在一個國家之内,如果有人犯法,希望逃離一地,國家内設有不同關卡的話,就可以扼守。除了戰争之外,在和平時期,這些關卡亦會以關市制度出現,即商品貿易征稅的一些關卡。
今天,我們國與國之間旅行要用護照,其實護照這個詞,是到了近代1845年才在中文裡出現。那古代人怎麼去旅行或者去外地呢?
02古人“護照”早在戰國時期,當時的通行證叫做“節”,這個字一看就是與竹子有關。遠古時期,把竹子砍開兩半作為信物,這個就是“節”的起源。
周禮中說到,西周時期,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玺節。貨物的交易,都需要用到這些通行證,無節的話,就不能到達其他地方。
節是用竹子來做的,但竹子的耐用度比較差,所以到了戰國時代,這些節就變成了用當時最常用的金屬一一青銅來制作,也就是說,當時的護照是用青銅做的。
到了漢代,通行證就改了,名字叫做“傳”。如同現代人一樣,離開家鄉通常都是兩類事情,第一就是公務,第二就是私事。
所以當時的“傳”,也就分成了兩種。“傳”一般是用木片來制作,上面會刻有你的名字、出發日期、頒發的官員以及你出行的目的。
公事方面,古代沒有像現在視察這麼多,一般是采購物資或者押送犯人等等。當時手拿着公事這個“傳”,甚至可以随時征用當地的馬匹。
至于私人活動,“傳”除了記錄要去哪裡之外,因為當時不能拍照,為了加強防僞,會在“傳”上面記錄這個人的特征,比如年齡、身高、膚色等。
相對于現代的指模、瞳孔等,當然就更容易冒充了。到了東漢時期,“傳”又改了名稱,稱為“過所”。過所和傳,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不過相對而言簡化了。
原因當然是與當時的時局有關,因為從西漢至東漢,社會局勢都是比較亂。
03”護照“簡化到了魏晉南北朝,孝文帝初期面對過一場饑荒,他們原本的首都在平城,平城發生饑荒之後,孝文帝唯有批準首都的居民離開首都,入關内去尋覓食物。
但因為礙于人口遷移的通關制度,所以當時孝文帝專門加聘人手,協助辦理過所,花了4天才幫助這些災民完成所有過所的申請。
有些讀者可能會想,為什麼要設這麼多關口?當時不是已經有戶籍制度來分辨不同地方的居民嗎?這是因為當時的戶籍制度,不像如今一般共享大數據。
戶籍制度下,我這個省份有一份登記,但别的省份不一定有我這邊的登記。而古代人基本上在一地生活,所以其實也用不到身份證。
所以本文所說的通行證,是一次性的,我要從一地到另一地,就需要這份證明。到了唐代,這個過所就變得更加現代化,首先不再是竹簡,已經變成了紙質文書。
這份過所,也變成了一式兩份,一份在持有人手上,另一份則是由官府備案,每次的期限通常都是30天。裡面亦詳細描述所有資料,比如年齡,甚至你帶了多少牲畜,或者是奴婢,都需要記錄在案。
而且,唐代更加細緻的地方是,如果你無過所的話,你是絕對不能離開你的常居地的。
04唐僧是非法出境的在西遊記中,唐僧每去一個國家,他都要出示唐太宗給予他的通關文牒,但實際上,唐僧是非法入境者。
他離開大唐是沒有取得批準的,他是自己私下走的。《西遊記》裡面說,他每到一個地方,就說他是由大唐派去西天取經的使者,但事實上這個是捏造的。
由于他得到不同地方的一些僧侶協助,加上地方政府有一些私下放走了他,所以他是完全沒有取得通行證就離開了大唐。
那他回來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根據唐朝律例,沒有出關證明出關的,要被監禁兩年。所以當唐僧回到大唐邊境的時候,他就先上書唐太宗,希望可以獲得赦免非法出境的罪行。
如果沒有被赦免的話,除了他自己違法要被判刑外,當時放他出關的相關官員,都需要入獄兩年。當然因為唐太宗是位明君,他也明白唐僧是為了去求佛法,所以最後都赦免了。
05進一步演變
之後到了宋代,因為宋代海上貿易活動蓬勃,所以當時的通行證,就不單是人需要,當時叫做“公據”,無論是人還是貨物,出外都需要公據。
到了明代,通行證又改為“引”,可以稱為路引或文引,其實也大同小異。隻是有一項新規定,隻要離家100裡,就需要申請,令人口流動性進一步降低。
因為明代算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國家,希望減少人口流動。
今天說的護照,是到了清末近代才出現的事物。而我們現代真正有出入境關口這個概念的,應該要追溯到1930年。
當時中國已經淪為半殖民地,有很多租界。這些有租界或鄰近邊境的大城市,例如上海、廣州、哈爾濱,都有一些正式的護照查驗處,去查驗外國人的護照,才讓他們入境。
自此之後,中國才開始有現代化的護照和這些通關設施。本文關于中國曆史上人口流動、過關的曆史就說到這,如果你喜歡,歡迎點贊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