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以來的寫作,從曹操到三曹,從三曹到三蘇,從三蘇到唐宋八大家。這裡面的最靓的仔當然是蘇東坡,是文壇巨人中的巨人。文章和詩詞淺顯的談了一些,有必要談一下書畫方面了,這樣構成一個提綱式的體系,但繪畫我是最外行的,隻能省略,在蘇轼的十八般武器中也不常用。書法是很喜歡的,悟空問答中前二個問題都是這個方面的,也買了不少的字帖,雖然也寫不了,還是能夠欣賞一下,感悟一下的。
所謂蘇黃米蔡,指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 蘇轼、黃庭堅、米芾、蔡襄。這四大天王的書法代表了北宋書法的最高成就,但風格各異:蘇轼天然,黃庭堅勁健,米芾縱逸,蔡襄蘊藉。
不知道蘇轼的書法在他自己的十八般武器中排第幾,但他卻是寫出了世界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詩帖》,為何說世界第三,因為如同我們國球(乒乓球)和國術(武術)一樣,中國水平,基本上就是世界水平了。當然,他是不會看中什麼排名的,其自我的評價是:我書造意本無法以及自出新意,不踐古人。何等的灑脫。黃庭堅曾稱: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餘。一句話:用墨太肥,從而太費。
黃庭堅雖為蘇門四學士,但能夠與蘇轼齊名,關系不一般,世稱蘇黃。所以敢于對蘇轼的書法直接點評,還曾戲稱其書法是:石壓蛤蟆,東坡先生當然也不客氣,說黃庭堅的書法是:樹梢挂蛇。這不失為一段文壇趣聞,但也确實點出了各自書法的第一印象。黃魯直的《松風閣詩帖》《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都是名品佳作,可以令人反複把玩欣賞。不過董其昌認為:吾嘗評米書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東坡之上,山谷直以品勝,然非專門名家也。一句話:書法上,你小子還差點兒。
書接上文,董其昌認為米芾的書法最佳,不僅黃庭堅排不上号,蘇東坡也靠邊站。他最欣賞的是米芾的作品,當然,一切還得靠作品說話,其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其中《研山銘》曾經拍賣出2999萬人民币的價格,當時,創下了中國傳統書畫拍賣成交價最高紀錄,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這當然是國寶級别的文物,啟功先生慨然長歎:見不到《研山銘》,死不瞑目!我前面提過,蘇東坡本人對于排名是不在乎的,他也是推崇米芾的,甚至認為米芾應該和王羲之是一個級别。
蔡襄可以稱為老蔡,其年齡輩分比前三位都大。可是藝術這事不會論資排輩的,在三蘇的排名中,我就說過不按倫理出牌,把老蘇排在了大蘇小蘇之後。所以老蔡被排在了宋四家最後,并且這個名額也有嫌疑的成分,認為是擠掉了官品和人品不佳的蔡京。而蔡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福建的茶業和茶文化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喝茶的同時,還是欣賞他的書法作品:楷書端莊,行書溫婉。總之,能夠入選,水平足夠,也有高人之處。
我曾經讀過餘秋雨《筆墨祭》,他說:古代書法是以一種極其廣闊的社會必需性為背景的,因而産生得特别自然、随順、誠懇;而當代書法終究是一條刻意維修的幽徑,美則美矣,卻未免失去了整體上的社會性誠懇。裡面的觀點基本贊同,所以引用為本文的一個結尾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