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由結核菌感染而引起的,沒有結核菌的感染是不會發生結核病的。然而并非吸入結核菌都形成感染,即使感染成立,在體内形成初感染病變,也多數可采取自然痊愈,而不緻發生臨床結核病。
結核菌在人體内的一定部位生存繁殖,并引起疾病叫定位,這種關系是長期進化形成的。肺是結核菌生存繁殖最适宜的環境,但結核菌如僅能在定位部位生存繁殖,其結局必然走向 ①病人死亡結核菌也随之消亡;②機體産生免疫将結核菌消滅;③病人治愈結核菌被消滅。結核菌不可能在體内定位處無限期的停留或繁殖下去,隻有從病人體内排出,并侵入到另外健康人體内的結核菌才得以繼續繁殖生活下去,結核菌這種從一個宿主轉移到另一宿主的過程叫傳播(傳染),這是結核菌賴以進行“種”的延續的條件。
結核菌傳播可分三個階段:
(1)自病體排出:排出與結核菌定位有關,如定位于肺,因肺與外界相通,結核菌可經呼吸道排出,最易傳播;定位于腎、肝、腸則分别經泌尿系統及消化系統排出,傳播較難。
(2)停留于外界環境,這是第一階段的繼續,無論肺結核病人排菌情況如何,結核菌在侵入新的宿主前停留于外界環境都是必經的。不過有長有短,所謂“直接傳染”隻是在外界經過極短而已。由于外界環境中有廣泛的淨化作用,多數結核菌不僅不能繁衍增殖,而且多數是在未侵入新宿主前即被消滅。
(3) 侵入新的宿主,這一階段同樣與結核菌在體内定位有關,定位于肺的肺結核患者經呼吸道排出結核菌,定位于腸的腸結核患者通過消化道排出結核菌。
結核菌從病人體内排出,侵入新的宿主有以下途徑:
(一)呼吸道
1、飛沫 關于結核菌的傳播早在Koch 發現結核菌之後的1897年和1921年Flugge 就證實了肺結核病人在談話、咳嗽時從呼吸道排出含有結核菌的微滴,并證實這種微滴能感染動物,确認了肺結核病人咳嗽時噴出的微滴是結核菌傳播的主要方式。1934年Wells提出,肺結核病人噴出的微滴表面與空氣接觸,水分急劇蒸發成為懸浮于空氣中的微滴核,這種含菌的微滴核進入肺泡即可形成感染。
一次噴嚏可噴出1~4萬個飛沫,直徑大于100μm的飛沫很快(數秒)落下,而數量更多的小飛沫,在空氣中懸浮較久,小飛沫與周圍空氣接觸,水分蒸發,表面幹燥、緻密,形成飛沫核,結核菌在飛沫核内雖不繁殖分裂但能存活。直徑1μm飛沫核在空氣中懸浮形成氣溶膠,維持數小時甚至更久,可擴散數米遠,當飛沫向外擴散時,離傳染源越遠飛沫越少,其數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因之吸入帶結核菌的飛沫機會也越少。
2、塵埃傳播 病人咳嗽排出的飛沫,較大的很快地落在地面、床或衣物上,幹燥後失去水分形成裸菌狀态,附着于塵土上可随風飄浮于空氣中,吸入這種帶菌塵埃叫塵埃感染。混于塵埃的菌塊随風飄浮、研磨、菌塊散亂、幹燥形成單個菌,由于日光及紫外線直射、間接地照射、生活力極度低下以至死亡。這種塵埃感染多數是生活力低下的單個菌,故感染很難形成,即使成立,在體内形成的病竈也較飛沫感染的病變輕,容易治愈。
(二)消化道感染 這是較呼吸道少見的感染途徑,使用結核菌附着的食具、或吃了混有結核菌的食物時,結核菌就可通過食管進入胃,而進入小腸、大腸,一般多數随糞便排出,然而進入大量時,或少量反複進入時,結核菌可通過消化道進入腸壁淋巴濾泡形成病竈,構成感染。
實際上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飲用結核病牛的牛奶時,污染了結核菌,不經充分滅菌而引起的。在上個世紀歐洲各國兒童飲生牛奶習慣盛行,故在腸上病竈發現率達5%,結素反應陽性的乳幼兒,有時原發感染在腸,國内由于飲用生牛奶習慣較少,加之對結核病牛管理嚴格,故很少見消化道感染。
(三)其他感染途徑 經皮感染,在特殊情況下才可見到,皮膚在正常情況下能抵抗外來細菌的侵入,但外傷情況下可侵入,尤以結素陰性者的皮膚外傷,從事結核菌培養和病理解剖工作者皮膚外傷處可侵入結核菌,在皮下形成病竈,進一步可在肘或腋下所屬淋巴結形成病竈。
子宮内感染:即所謂先天性結核,母親患有結核病,胎兒在子宮内受結核菌感染并發病,有極少數報告,然而妊娠初期子宮内形成病變,最終引起流産,妊娠中期胎兒受感染則引起死産,先天性結核的成立隻限于妊娠末期母親患有粟粒結核、子宮内膜形成病變才能成立。通常把胎兒血和母血隔離,不使母體血中結核菌直接地移行于胎兒,防止胎盤血中結核菌侵入胎兒,通過臍帶血或羊水侵入,後者可引起腸結核和幹酪性肺炎。這種情況下出生的新生兒,對化療缺乏反應,到目前為止還很少活下來。
盡管傳播結核菌的途徑有以上種種,則實際上結核菌的原發感染95.93%發生于肺,而這95.93% 原發感染還是絕大多數通過飛沫傳染,塵埃引起的感染是少得很。也就是說結核菌傳播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染。這一認識近年得到重視因而在防治工作中開始強調化療的作用,把塗片陽性病人做為重點來抓。#肺結核##結核病##傳染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