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分析的主要是中國的基層社會,而且重在分析中國社會從封建時代走向近代以來基層社會的變遷和改革。費孝通重在理出一種體系,因為系統化手段對于分析一個問題是具有很強的正面作用的,正如費孝通本人所說的那句話:概念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工具。
社會學家費孝通
在此書中,費先生指出,中國是個五千年來一直都同泥土打交道的民族,因泥土而輝煌,亦因泥土而沒落。對于中國這一擁有豐富農耕文化的民族來講,泥土是鄉人的生命,中國人在泥土中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品質。而随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泥土性逐漸消失,由泥土性衍生的鄉土環境也被圍上了鋼筋混凝土的藩籬。從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的特征中找出鄉土社會正在丢失的溫情脈脈的合理價值,以優化現代社會的道德的真誠的生存環境,這是我們未來所必要要面對的時代課題。
為何要起名為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中描寫中國基層社會的治理時,以“禮治秩序”來概括。細看是以文化傳承、家族血緣傳承為核心的“兩條腿走路”的一種結構。人與人之間對外以文化傳遞為紐帶,對内血緣傳遞為紐帶。将人口和土地整合在一起。傳統的中國農村不像現代社會的社區一樣,是一種獨立的籠統的表面的人口集合,傳統的中國農村是一種有生命的運作體系,人與人之間向上是以國家以文化為主題的大格局,向下有以土地以血緣為主題的小格局,環環相扣,緊密連接,相輔相成。《鄉土中國》中描繪的中國社會不是二維的素描而是三維的立體體系構建。費孝通并沒有從上到下通過政治和經濟的方面去分析中國社會,而是自下而上通過社會學和生産關系,以生産的發展為主線去描述中國,可以說是以人為本,以整體入手,國家的近代化和工業化并不是一群人和少數人的發展,而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所有人的共同進步。
費孝通把中國基層社會稱為“鄉土中國”的最主要原因:中國千百年來一直是以群組政治模式為主,以小農經濟模式為主的一種人口土地管理制度,具有典型的濃厚的鄉土氣息,而基層社會又占據了社會整體很大的一部分,所以說,中國社會稱之為“鄉土中國”并不為過。
《鄉土中國》目錄
鄉土本色
文字下鄉
再論文字下鄉
差序格局
維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禮治秩序
無訟
無為政治
長老統治
血緣和地緣
名實的分離
從欲望到需要
後記
現代化進程中,中國農村正在一步步遠離鄉土性,人們對故土的感情也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
我們對鄉土的感情正在被一股巨大的變革力量連根拔起,故鄉這個詞,已經失去了它往日的所有美好意義。
——卡夫卡
自工業革命以來,随着全球範圍内生産力的發展、經濟模式的變化和生産關系的變化,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在逐漸消散,尤其是中國,在經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等一系列重大變革之後,發生了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等重大的制度變遷,鄉土性特征已然退居其次,但是鄉村社會的實際結構和部分、鄉土文化依然存在,還有諸多殘留,正如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今中國的發展和中國人的發展還具有深刻的影響,所以中國基層社會當下具有典型的“後鄉土性”特征。
在費孝通撰寫《鄉土中國》的時代,全世界包括中國社會都在處于“黑雲壓城城欲摧”一般的激流之中,雖然諸多具體的變革并沒有完全顯現,但是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正在輕輕飛揚,費孝通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變革氣息,所以說《鄉土中國》也不失為一本中國傳統社會變革的預言書 。
費孝通眼中的“鄉土社會”是從“鄉土”一點點走向“現代”,而如今,現代社會覆蓋到了中國大多數地方。傳統的鄉土社會雖然已經解體了,但這些讓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魂并沒有消散,它們仍在方方面面的影響着現代中國。
希望我們的鄉土和鄉親能夠繼續保持他們的純真和質樸,不被城市化進程和鋼筋水泥所同化和扭曲。
《鄉土中國》的新時代意義——
2014年第19個世界讀書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教授在中國知名大學校長推薦書單上推薦了《鄉土中國》一書。
陳教授推薦此書,希望大學生以“行為精英、心為平民”作為成長目标,也希望大學生既要奮發圖強、争做社會精英,又要胸懷樸素之心、紮根基層去實現中國夢,更希望大學生帶着自己閱讀《鄉土中國》的思考,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去探索中國農村的改革與發展,在當今“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年代,尋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實現自身的價值。
《鄉土中國》十大經典語錄,給你感受不一樣的赤子中國心。
1、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丢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在熟人中,我們話也少了,我們“眉目傳情”,我們“指石為證”,我們抛開了比較間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會意了。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并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征體系。
3、都市生活中,一天到晚接觸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裡藏着本姓名錄、通信薄。在鄉土社會中粘着相片的身份證,是毫無意義的。在一個村子裡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但卻絕不會因之認錯了人。
4、以“己”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5、在變遷中,習慣是是适應的阻礙,經驗等于頑固和落伍。頑固和落伍并非是口頭上的譏笑,而是生存機會上的威脅。
6、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象個小國。中國人也特别對世态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7、在鄉土社會裡不應文字決不能說是“愚”的表現了。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麼舍此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取文字呢?
8、“文化是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曆史對于個人并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礎。”
9、“農村的親密社群的團結性就依賴于各分子間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裡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着付賬,意思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着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群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一旦算賬或清算等于是絕交,因為如果互相不欠人情,也就無法來往了。”
10、“用筷子夾豆腐,穿了高跟鞋跳舞不踩别人的腳,真是難為人的規律;不學,不習,固然不成,學習時還得不怕困,不憚煩,又非天性;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強制。強制發生了權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