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萬醫療的理賠中,既往症幾乎是夢魇般的存在。
不少朋友就因為既往症栽了跟頭,被保險公司拒賠過。
但最近保瓶兒出了個理賠案例。
被保險人在投保之前有既往症,出險之後,還真的拿到了理賠款。
今天我就借這個特殊的案例,帶大家看看既往症和百萬醫療險之間的愛恨情仇。
今年4月份,管先生為母親殷女士,購買了京東安聯臻愛無限醫療險。
他買這個保險,可是暗含了“小心機”的。
殷女士早在去年,就查出了頸椎病。
平時也因為頸椎問題,留下過醫療記錄。
像這種“長期治療,而且很難根治”的疾病,即便是買了百萬醫療險,如果因為頸椎問題住院,出險之後也會因為“既往症”的問題,拿不到理賠。
安聯臻愛無限這款産品最神奇的一點,就是可以保障特定的既往症。
管先生投保的時候,很明智的附加了“特定既往症賠付比例升級”這項功能。
把普通既往症的賠付比例,提到了15%。
保障期限1年,總保費為1383元。
很快,事實就證明他這個決定非常正确。
今年4月23日才買的保險,僅僅兩個多月後——7月6日,殷女士就因為頸椎病住院治療了。
直到7月21日才出院。
這次治療,總花費高達70368.95元。
社保報銷了32617.58元,管先生一家支付了37751.37元。
8月4日,郵寄相關理賠資料。
作為特定既往症,雖然并不能按照普通疾病100%賠付,但最終還是獲得了15%的理賠。
總花費扣除醫保報銷,再扣掉1萬免賠額後,8月28日,管先生一家獲得了4156.7元的理賠款。
這次理賠,不會影響阿姨後續的續保。
未來如果因為普通情況出險,也依然可以按照100%來進行賠付。
特殊情況和特殊産品,促成了殷女士這次理賠成功。
在投保前殷女士其實已經确診頸椎病了,但殷女士還是通過了健康告知,投保成功。
但是看到這裡的小夥伴,也别高興的太早。
臻愛無限這款産品,也不是任何既往症都會理賠的。
必須要達到特定的條件才可以:
比如在過去兩年内,不能因該疾病住過院,不能連續服藥超過30天;
過去從來沒有患過癌症、嚴重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等;
甲狀腺結節、乳房結節、肺結節如果想拿到既往症理賠,也不能伴有邊界不清或不規則,不能有毛玻璃影。
總之,想拿到既往症理賠的話,還是有一定門檻的。
所以大家也别看到這款産品可以保障既往症,就急哄哄的下單了。
投保之前還是建議跟顧問老師溝通清楚。
說完理賠,來聊一下百萬醫療險中的拒賠殺手锏——既往症。
目前在售的百萬醫療險中,幾乎每一款都會在免責條款中規定,既往症是無法理賠的。
但是既往症到底如何理解,很多朋友可能比較暈。
不少人都覺得,隻要以前得過的疾病,都屬于“既往症”,将來都不能理賠。
其實不是這樣的。
根據既往症的定義,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專業術語看着太費勁,給大家翻譯一下:
1、買保險之前就已經發現的問題,而且一直在治療,到現在也沒治愈;
2、買保險之前已經确診,治療之後也沒徹底治愈,還在斷斷續續治療;
3、雖然還沒确診,但是症狀已經很明顯了,比如時不時咯血、暈倒什麼的,正常人都能感覺到自己身體有問題了;
4、買保險之前已經确診,但是沒去治療的疾病;
5、買保險之前已經确診,通過一定治療,症狀有所緩解的癌症。
大部分産品的既往症,比如超越保、尊享e生和醫保無憂,其實隻包括前三種情況。
好醫保.長期醫療險相對嚴格一些,還包括第四和第五種情況。
隻有符合條款中的定義,才屬于既往症。
比如投保之前,就查出的慢性病,或者有嚴重後遺症的重症。
再比如嚴重的頭暈或者吐血,能夠引起普通人的注意。
但反過來看,我們也可以得知哪些情況是不屬于既往症的。
像已經完全治愈、不反複、也不需要再用藥的疾病,就不在“既往症”的範疇。
比如感冒、發燒,或者已經治療好的急性肺炎。
雖然既往症的定義相對清晰,但還是有一些會讓大家困惑的情況。
比如,由于醫學知識有限,無法确定平常的不舒服是不是得病的表現?
再比如,很久以前得過重病,時間一長給忘了,将來再得算不算既往症呢?
一旦發生糾紛,保險公司和客戶難免各執一詞,誰都覺得自己有理。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我們還需要在投保之前,做好健康告知。
像百萬醫療險等健康類保險,都是有健康告知的。
在投保之前,我們就可以直接通過“核保”這一流程,拿到将來是否理賠的結論。
l 标準體投保:不存在任何限制,交了錢就能買保險;
l 加費承保:多付點保費才能買;
l 除外承保:某些疾病不賠,其他情況正常理賠;
l 延期承保: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給出承保結論;
l 拒絕承保:保險公司不讓你買了;
舉個例子。
我在大一期間曾得過腮腺炎,甚至還進行過門診手術。
但最近我在購買超越保2020時,走了核保流程,保險公司給的核保結論是“标準體投保”,沒有其他任何限制。
這就意味着,保險公司承認我的“腮腺炎”不屬于既往症。
将來如果再因為這個問題住院,達到免賠額之後,還是可以拿到理賠的。
大家如果無法判斷自己的情況,是否會影響将來理賠。
也可以通過健康告知的方式,提前明确清楚。
我一向喜歡“把問題在付款之前解決掉”。
大家買之前要研究清楚免責條款,确認好“既往症”的範圍。
如果不太确定,也可以通過健康告知的方式,拿到明确的核保結論。
花錢之前把規矩講清楚,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今後的扯皮糾紛。
如果看完這篇,關于既往症你還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給我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