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西頻道 原創稿
連日來,對于百色市德保縣近千名貧困戶來說,可謂是喜事連連。自家種植的本地特色農産品山楂不愁沒有銷路,自己還能從加工企業得到近4000元的額外分紅,脫貧摘帽的日子指日可待。看着這扶貧路上的喜人局面,在當地享譽“脫貧攻堅領頭羊”的59歲企業家黃進安說:“這條脫貧緻富的新路子,得益于政府與企業合作聯動,通過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接納貧困戶貸資入股進行産業扶貧,取得了喜人成果,被貧困戶稱為脫貧路上的‘山楂樹之鍊’。”
黃進安是廣西實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對于扶貧工作,這位1961年出生的農民企業家可謂是家喻戶曉的“老人”了。近年來,他的足迹遍布了城關鎮、足榮鎮等一百多個村莊一千多戶貧困戶的家,在深入調研貧困原因的同時,他個人先後捐款5萬餘元為貧困戶解決了飲水、照明、修路和兒童教育等現實問題。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黃進安明白,要真正實現貧困戶脫貧,光靠資助是很難實現的,必須想辦法進行産業扶貧開發才能長期有效解決貧困問題。經過深入調查,他發現德保縣幾十年來種有上萬畝的山楂果林,都是在較貧困的石山片區,到豐産結果期,由于沒有加工企業收購,價格便宜,甚至普遍存在果爛在樹上沒人收的情況。對此,黃進安決定向政府彙報,通過政策引導号召貧困戶貸資入股資金發展德保山楂果深加工産業,把德保縣幾十年來種植的山楂果每噸價格不到一千元由公司定價收購到每噸價格兩千元,直接為廣大果農及全縣的貧困戶增加了經濟收入。
2018年,德保縣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借此契機,黃進安将電商扶貧的新模式融入進來,通過與德保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合作,以培訓、網店運營、直播帶貨等多種方式銷售山楂産品,拓寬扶貧攻堅的路子。
此後,德保縣政府與企業強強聯動,以本土特産山楂為試點橋梁,一面指導貧困戶因地制宜種植本土特色山楂,一面積極開發山楂酒、山楂醋、山楂汁、山楂果脯、山楂片等系列山楂食品,這條“山楂樹之鍊”很快走上全國市場,并取得了良好效益。據統計,黃進安的公司每年就接納貸資入股貧困戶240戶,向貧困戶每年分紅95.6萬元、貧困戶每戶每年穩定拿到4000元分紅款。(蒙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