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行深耕鄉村市場助力鄉村振興

農行深耕鄉村市場助力鄉村振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4:53:17

農行深耕鄉村市場助力鄉村振興(新行動實作為農行江西分行助力贛鄱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1

江西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璀璨的文化。近年來,農行江西分行圍繞文化強省建設,積極拓寬金融服務,為文化産業提供貸款資金、場景金融、開戶結算、金融債權等一攬子産品服務,有力促進了贛鄱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瓷都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

入夜,漫步在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會驚歎于原來的原料車間成了陶藝體驗空間、燒煉車間搖身一變成了美術館、博物館和年輕人的創業空間……在這裡傳統與潮流巧妙結合,文創街區與曆史文脈相連,陶溪川已成為景德鎮新的文化地标、城市名片,是景德鎮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的生動寫照。在陶溪川開發項目建造過程中,農行江西分行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先後投放貸款12.1億元,支持陶溪川棚戶區改造以及文化産業轉型升級,讓老瓷廠煥發年輕态,為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研究貢獻了金融力量。

農行深耕鄉村市場助力鄉村振興(新行動實作為農行江西分行助力贛鄱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2

▲ 江西省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實景

在重點支持陶溪川項目同時,該行立足景德鎮悠久的古窯址和濃郁的陶瓷藝術氛圍,為景德鎮三寶國際瓷谷旅遊項目發放貸款,為打造集曆史遺存展示、陶瓷文化創意以及旅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優質景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如今的三寶國際瓷谷已經發展成為了國家4A級景區、江西省示範景區、綠色崛起典範和城鎮轉型樣闆。同時,該行還在景區配套、鄉村旅遊、農家樂、地方特色旅遊項目等領域,提供了資金結算、電子銀行、場景金融、國際業務等綜合金融服務。目前,該行已累計發放支持陶瓷文化産業發展貸款金額31億元,為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注入了金融動能。

為有效破解中小陶瓷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該行堅持主動上門,普及金融産品政策,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需求,深入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做到應貸盡貸。根據陶瓷小微企業實際情況,推行“最多補充一次 限時辦結”機制,提升辦貸效率。同時,不折不扣落實優惠政策,落實無還本續貸,加快轉貸續貸速度,促進民營和小微企業資金運轉“無縫對接”。截至5月末,該行累計發放瓷都陶瓷中小微企業貸款7.99億元。

助力文化名城添活力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這句流傳千年的情話便是出自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撫州文昌裡是湯翁故鄉,湯顯祖曾在此居住20多年,三分之二以上的作品都是在這裡創作完成,曆來都是文人向往之地,文脈淵源流長。但是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多種原因,以文化底蘊和繁華昌盛而聞名的撫州商業街區文昌裡,一度成為撫州最集中、最破舊的棚戶區,建築設施破敗、市政設施落後、安全隐患突出、人居環境惡劣。“到處都是破房子、爛房子,什麼時候拆?”早就成為當地百姓關注的問題。

2015年以來,撫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文昌裡棚戶區進行深度改造,希望以此恢複曆史、激活文化、帶動旅遊、服務百姓。文昌裡棚改項目一經啟動,農行江西分行就第一時間主動對接,以最快的速度給予了授信支持,大大緩解了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的燃眉之急。

自2015年以來,文昌裡曆史文化街區都在不停修複、完善,不僅曆史格局、整體風貌、傳統文化得到整體保護,還妥善保護了橫街片區内的3條曆史街巷、4處不可移動文物、7處曆史建築、邊溝等曆史環境要素以及多處名樹名木,讓戲曲文化、宗教文化、商幫文化、碼頭文化、臨川才子文化、忠孝文化、民俗文化再次在此聚集繁榮。

農行深耕鄉村市場助力鄉村振興(新行動實作為農行江西分行助力贛鄱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3

▲ 夜色下的文昌裡曆史文化街區

撫州采茶戲作為撫州傳統戲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曾号稱“夜伎優伶演劇、通歌達旦、計一年所費、不下數萬”,風光無限,但是随着設備陳舊、人員老化,青黃不接,瀕臨失傳。随着文昌裡曆史文化街區改造,萬壽宮古戲台修葺一新,不僅老一輩撫州人前來聽戲,甚至還有不少年輕“票友”,每日戲台下觀衆絡繹不絕,傳統戲曲文化在文昌裡再次“活”了過來,展現出曆久彌新的生命力。

農行深耕鄉村市場助力鄉村振興(新行動實作為農行江西分行助力贛鄱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4

▲ 萬壽宮古戲台高朋滿座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華燈初上,循着悠悠琴聲、悠揚婉轉的戲曲聲,再次走進文昌裡,宛如漫步穿梭在不同的曆史時空,煥然一新的文昌裡曆史文化街區重現勃勃生機,它已然成為撫州曆史文化的一張名片,吸引着衆多遊客紛至沓來。

守護“非遺”小産業

“多謝農行這麼快就給我貸了貸款,解決了我擴大規模的資金難題。我原想起碼要半個月才能下來,沒想到幾天功夫就到手了。”“90後”返鄉大學生、“溫湯發糕”傳承者彭明對農行的貸款服務效率贊不絕口。2014年他從江西九江學院數字專業畢業。2016年他辭掉了政府工作,開始專心學習本地的傳統小吃——“溫湯發糕”的制作工藝,在自己家裡開始了創業旅程。

“溫湯發糕”制作曆史十分久遠,作為古袁州結婚壽宴等喜宴禮品而流傳于世,至今有100多年曆史。發糕制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經過熬制豬油、面粉發酵、黑芝麻篩選、清洗、晾幹、炒制、研磨、制作餡料、包餡、分層、點花、塗抹茶油、上蒸籠等10餘道工序。一次政府舉辦的銀企對接會上,農行江西宜春袁州支行客戶經理陳德軍在會上主動找到彭明,給他宣傳農行的信貸産品和政策。

農行深耕鄉村市場助力鄉村振興(新行動實作為農行江西分行助力贛鄱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5

▲ 農行江西宜春袁州支行客戶經理在宜春“溫湯發糕”店推介農行金融産品

“真的沒想到,我在沒有抵押物,也沒有很多銀行流水的情況下,農行幫我辦理了30萬元的信用貸款。”彭明感激地說道。這筆貸款資金,他除了用于購買包裝機械外,還對生産基地進行了全新布置,生産車間粉刷一新,食品衛生方面上了一個台階,産品上了檔次。據了解,目前,“溫湯發糕”被宜春市政府列入宜春市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對象,納入了“非遺”申報,争取列入“江西十大名小吃”行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