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太邑鄉喪葬習俗全過程

太邑鄉喪葬習俗全過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29 12:35:03

太邑鄉喪葬習俗全過程?二、入殓入殓分小斂和大斂為逝者穿好壽衣移屍于堂叫小殓,入棺密封叫大殓,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太邑鄉喪葬習俗全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太邑鄉喪葬習俗全過程(懷慶民俗人生禮儀)1

太邑鄉喪葬習俗全過程

二、入殓

入殓分小斂和大斂。為逝者穿好壽衣移屍于堂叫小殓,入棺密封叫大殓。

洗身穿衣。老人剛剛去世,要趕緊趁屍體尚未完全僵硬時,給逝者擦洗全身,穿上“壽衣”,好讓逝者幹幹淨淨上路。并将逝者擡到正屋對着屋門的正當中擺放的小床上,以應“壽終正寝”,小床上要鋪有稻草或草苫。逝者頭朝外,腳朝裡。“壽衣”大多是逝者在病重時就備好的,衣料為麻布或棉布,忌用緞子,因緞子和“斷子”同音。件數都是單數,忌諱雙數。一般上為單衣、單褲、夾衣、夾褲、棉衣、棉褲,男外加棉袍,女外加花裙。最多穿七件,并要穿鞋戴帽。

逝者身下鋪的是黃色褥子,蓋的是白色被子,俗稱“鋪金蓋銀”。

逝者臉蒙白布,口蓋面片,腳纏麻繩。

臉蒙白布是因有些逝者是因病而亡,臉部寡瘦或變形,後輩不願讓更多的人看到。

口蓋面片主要是為防止逝者的口鼻中有怪味溢出,尤其是暑天。

腳纏麻繩是為了防止民間所傳的詐屍,俗稱“貓驚屍”。

棺材一般上用柏木、香椿木、桐木、柳木、松木等木闆做成,薄厚不一。家道富有的就用好木材而且厚一些的,家庭困難的則用差木材且薄一些的。棺材裡外都要油漆,裡邊的縫隙全部都要用松香或瀝青澆灌,以防氣味滲出。棺材底鋪有青灰,棺内擺放有柏枝、木炭、五谷雜糧、五色絲線、神曲、錢币、七把香等物。有些家庭還會把逝者生前最心愛之物選擇一兩件随葬。

殓棺。等逝者的“壽衣”穿戴整齊,棺内的随葬物品擺放完畢,孝子們尤其是遠在外地的子孫們都齊集後,準備殓棺,這也是孝子們和逝者見的最後一面了。按舊習,殓棺日期雙親亡一者,要選擇單日,忌雙日,雙親俱亡者,不忌日。殓棺前,孝子要磕頭請舅舅們來查看逝者所用棺木的質地及穿戴和棺内随葬物品的擺放是否妥當,殓棺須經舅舅們的同意方可進行。若子孫們對逝者生前很孝順,逝者又是正常的壽終正寝,此時舅舅們是不會難為他們的。若子孫們對逝者生前不孝順,很苛刻,逝者又是非正常死亡的,舅舅們此時會借機對這些不孝子孫進行羞辱、訓誡和懲罰。還有的在殡葬這天,舅舅們為了對不孝子孫進行懲戒,來時特意不進家門,而遠遠地停在村外,責令兒子兒媳親去磕頭迎接,甚至有些還會動手打人,此時兒子兒媳們,自知理虧,不敢反抗,隻能忍氣吞聲,咽下自己釀下的苦果。有些機靈一些的兒子兒媳們,磕過頭後,看勢不對,扭頭就跑,免得挨打。對此街坊鄰居們大都認為忤逆子孫應受懲罰,因而多不勸阻。

殓棺的棺釘是用木頭做成的,通常用七根,形似于橫着的“8”字,用時是嵌到預先在棺蓋和棺幫上開好的“8”字槽裡的,用以扣緊棺蓋和棺幫,俗稱“隐釘”,也叫“子孫釘”。敲擊“隐釘”的時候,長子還要口喊逝者的稱謂叫其“躲躲、躲躲”,意在提醒逝者防止“隐釘”紮傷。也有用棗核鐵釘做棺釘的。成殓後再套上紅色的帶有各種裝飾的棺材罩子,俗稱“材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