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匈奴滅西晉以後怎麼消失的

匈奴滅西晉以後怎麼消失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8:13:03

匈奴滅西晉以後怎麼消失的(二十六史精選故事253)1

衆所周知,匈奴是漢朝的大敵,北匈奴就是被東漢滅掉的。然而,到了西晉末期,已經漢化的南匈奴卻以劉邦外甥的身份,打着恢複漢朝的大旗,滅掉西晉,建立漢國,并造成了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亂。

永嘉,是晉懷帝司馬熾的年号;永嘉之亂,是指匈奴人建立的漢趙政權分别攻破洛陽和長安、俘虜兩個晉朝皇帝、最終滅亡西晉的曆史事件。永嘉之亂,标志着西晉王朝的滅亡,也标志着中國在西晉短暫統一之後,再次由統一走向分裂。所以,永嘉之亂,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大事件。

《晉書》記載,長達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最後以東海王司馬越的勝利而告終。司馬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西晉已經元氣大傷,失去了控制力和民心,而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趙政權,打着恢複漢朝的旗号,尊崇劉邦和漢朝皇帝,收買人心,已經形成了很強的勢力,成為西晉王朝的大敵。

公元309年,漢趙政權兩次出兵攻打洛陽,司馬越緊急部署防禦,又急令附近的晉軍前來救援。好在洛陽牆厚城堅,漢趙政權沒有重型攻城設備,經過一番激戰,好歹保住了洛陽城。

這個時候,漢趙政權的大臣王彌,提出了一個重要計謀。他建議,在衮州、豫州一帶招募士兵,收聚糧食,目的是切斷洛陽與周邊地區的聯系,同時壯大自己的實力。得到批準後,王彌便率軍南下,在颍川、襄城、汝南、南陽一帶招兵買馬。

當時,八王之亂造成了嚴重後果,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流民遍地,王彌是漢人,又是世家大族,有很強的号召力,所以,大批流民加入了王彌軍隊,使得王彌軍隊迅速擴大。

匈奴滅西晉以後怎麼消失的(二十六史精選故事253)2

王彌是山東萊州人,爺爺當過汝南太守,是純正的漢族人。王彌所招募的數萬士兵,也幾乎全是漢人。此後,王彌的漢人軍隊,就成了匈奴漢趙政權軍隊的主力之一。

司馬越雖然暫時保住了洛陽城,但已經沒有能力剿滅漢趙政權了,而且在這危急關頭,朝廷仍然内鬥不止。司馬越為了鞏固他的統治,殺了清河王司馬覃,還殺了一批大臣,罷免了一些将領的官職。在大敵當前,司馬皇族竟然還在搞窩裡鬥。

公元310年,王彌已經占領了洛陽周邊地區,切斷了糧道,洛陽發生饑荒。司馬越诏令全國的軍隊來救洛陽,可是,隻有兩路晉軍應诏前來,但被漢軍攔截,大敗而回,其他晉軍都做壁上觀。洛陽皇族的人,眼巴巴地盼着,始終沒有見到救兵的影子。

司馬越眼見洛陽成為一座孤城,形勢危急,便想帶領軍隊,回他的封國去,以圖東山再起。司馬越軍隊一走,洛陽肯定就完了。于是,晉懷帝苦苦哀求,但司馬越不為所動,堅持非走不可。

公元310年11月,司馬越不顧晉懷帝的死活,率領軍隊,離開洛陽,向東進發。不料,司馬越走到半路,忽然得病死了,立刻軍心大亂。漢趙政權的悍将石勒,得到了這個消息,覺得是天賜良機,立即率輕騎兵急追,很快就在苦縣甯平城追上了晉軍。

石勒令騎兵四散包圍,用弓箭射擊,頓時箭如雨下。晉軍雖然有十萬之衆,但沒有主帥,軍心已散,皆無鬥志,陷入混亂,自相踐踏,結果部隊潰散,全軍覆沒了。

甯平城一戰,晉軍主力被殲滅,西晉王朝輸掉了最後一點本錢,它的末日,也就不遠了。這個時候,洛陽城内幾乎無兵可守,而且饑餓日益嚴重,街上死人交相雜橫。成群的盜賊,大白天公開進行搶劫,朝廷各個署衙,都挖掘壕塹自衛。

匈奴滅西晉以後怎麼消失的(二十六史精選故事253)3

公元311年6月,劉淵的侄子劉矅,率王彌、石勒等将領包圍了洛陽城,幾乎沒費多大力氣,就攻破城池,占領了洛陽。漢軍入城後,軍紀很差,士兵們大肆燒殺搶掠,百姓死了三萬多人。皇帝陵墓遭到盜掘,宮廟、官府也被燒光,洛陽成了人間地獄。晉懷帝被王彌的漢人士兵抓住,做了俘虜,後來被殺。

洛陽淪陷以後,朝中一些大臣跑到長安,擁立了司馬邺為帝,被稱為晉愍帝。司馬邺是司馬炎的孫子,當時隻有十三歲。

這個時候,西晉王朝已經有其名而無其實了。司馬皇族和一些大家世族,見大勢已去,紛紛遷至江南,朝中連像樣的大臣都沒有。朝廷已經無法控制天下,各地不再進貢尊奉朝廷,更不聽從皇帝的诏令。長安城内,兵力少得可憐,隻有區區兩千多人。物資更是匮乏,文武官員饑寒交迫,隻能靠采集野谷野菜,勉強存活。

公元316年8月,劉矅率軍包圍了長安,但并不急于攻城,隻是斷絕城内外的一切聯系,使長安成為一座孤城。漢軍圍城兩個月後,城内人口餓死了一大半。皇帝也沒有吃的,隻能靠釀酒的酒糟充饑。實在支撐不下去了,晉愍帝派人送上降書,自己脫去上衣,口銜玉璧,侍從擡着棺材,出城投降。至此,西晉滅亡了。

大一統的西晉王朝,建立後隻有五十一年,統一全國僅有三十六年,就迅速土崩瓦解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