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所說的衣裳就是泛指我們所穿的各類衣服,然而在古代我們又是怎麼說衣服的呢?跟如今的說法會是一樣的嗎?中國曆經這麼久的曆史,所傳承的文化也是深遠的。
在我國古時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就省略的稱為“衣”,是用來遮蔽身體的。《說文•衣部》:“衣,依也。”段玉裁注:“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裳”,亦作“常”,是專用于遮蔽身體下半部分的服裝,男女尊卑均可穿着。
而衣也有其狹義的意思指的就是上衣,跟“裳”相對。如《詩經》: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而《齊風》裡“東方未明,颠倒衣裳。”因此,裳指的也就是下衣。
戰國婦女的曲裾深衣
然而裳在古代指的就是下衣。古代的下衣有裳、绔、裈(kūn)。裳又寫作常。《說文》:“常,下帬(qún,裙)也。裳,常或從‘衣’。”這說明裳就是裙。在古代男女服裝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别别,男子也着裙。
其中绔,說的也就是今天的褲子。但它跟現在人們穿的褲子也是不一樣的。《釋名》中這樣說:“兩股(大腿)各跨别也。”這說明古代绔沒有前後裆,隻有兩個褲筒。
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
由于古代的紡織工具比較簡陋,布的幅面也非常狹窄,因此一件下裳通常是要用七幅布帛拼合而成,前三後四,所以樣子就像是一幅腰圍,另在腰部施褶,褶的多少一般是視具體情況而定的,在其兩側還各開一道縫隙。從兩漢之後,裳就逐漸被裙所取代,也隻有在貴族祭祀或是朝會的時侯穿着的禮服中保留遺制。在《後漢書•輿服志下》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行大射禮于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裳與裙大體上是相同的,唯裳被制成兩片,彼此分離,一片蔽前,一片擋後,上用布帶系結于腰,裙則多被做成一片,穿時由前圍向臀後。
明代上襦下裙
其實,“衣”字在古代除了統指身上穿的衣服之外,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狹義的衣專指上衣,廣義的衣則包括一切蔽體的東西,也就是被分為頭衣、上衣、下衣和足衣。在這其中的頭衣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帽子。隻是“帽”字産生得較晚,所以最初的意思是“小蠻兒夷頭衣也”,這并不是一切頭衣的統稱。在先秦,各種頭衣其實都有自己的專名。
然而,頭衣還被稱為元服。因為元的原本意思是頭,比如在《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中記載:“免胄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所以說,元服跟頭衣的字面意思是一樣的。在古代貴族和平民的頭衣是有嚴格區别的。貴族戴冠、冕等,平民則戴帻。
元代服飾與“瓦楞帽”
其中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禮記•曲禮上》說到道:“男子二十,冠而字。”說的就是男子長到二十歲時行加冠之禮,同時起别名,也就意味着從此長大成人了,社會與家庭都要按成人來要求他。在古代不戴冠的隻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異族人。
我國古代的人是不剪頭發的,孩子的頭發長了,就緊貼着發根紮在起垂于腦後,叫“總發”。平民是不戴冠的,在其發髻上複以巾,直蓋到前額,這就是帻。當然,古代的衣裳還包括了“足衣",也就是人們腳上穿的鞋子,而在古代就被叫成屨、履、屐等名。
古畫中的古人服飾
我們知道了古代的“衣"和“裳"跟現在衣裳的區别,随着時代的發展,衣裳的叫法也在不斷的簡便化。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演變中又看到了國人的智慧,自遠古至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一直變動着,而這都是我們所擁有的深厚文化。
本文由【大道知行】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