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戲精家境變遷大事記(年代久遠,具體時間與具體事件記憶可能存在差池,但八九不離十):
1978年:基本上天天有肉吃。
壓歲錢2元。
1980年:戲精擁有了雙肩背書包和24色彩色鉛筆。
1981年:母親從工作地回家探親的交通方式由火車升級為飛機。
1982年:壓歲錢5元。
戲精擁有了電子手表。

1983年:戲精首次參加夏令營,目的地峨眉山,住西南交大,夥食豐盛。
家中添置彩色電視機,24英寸,品牌松下。

1984年:戲精首次在《成都晚報》發表文章,獲獎英雄金筆一杆,現代漢語詞典一本。
添置電冰箱,雪花牌,羅馬尼亞制造,一直無故障安全運行至2007年離休。
1985年:排隊一通宵,購得聯運票2張,坐一夜火車至重慶,遊紅岩村渣滓洞白公館,有車接有車送,還管飯,次日晨起登江渝6号輪,四等艙,沿江而下,遊三峽,至宜昌,至武漢……這實際上是跟團遊的雛形。
戲精第一次坐飛機,北京—成都,機型波音707,全價票170元。

1986年:壓歲錢50元。
戲精擁有了第一輛自行車,永久26“平跑”。計劃經濟時代一車難求,購車券系通過關系自巴中南江縣調劑而來。

雖不具有可比性,但當年擁有一輛永久26平跑的感覺确實跟現在擁有一輛蘭博基尼差不多少……
1987年:購置夏普838計算器。

1988年:戲精參加高考,中的。據說這是最後一屆國家在校包學費畢業包分配的高考。

母親寄生活費40元/月。
壓歲錢100元。
1989年:生活費50元/月。
1990年:生活費60元/月。
1991年:生活費70元/月。
同年,壓歲錢200元。
1992年:生活費90元/月,彙款單附言: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财不富!大四了,望吃得再好些……
戲精家初裝固定電話,初裝費5000元。
1993年:戲精大學畢業,參加革命工作,月俸120元。
同年春節壓歲錢500元,随後終身停發。
添置空調——青島海爾,這是家父強烈要求支持家鄉經濟建設的結果。
1994年:戲精與老母親集資購置吉安特山地自行車一輛,次年在工作單位内被盜。
1995年:戲精腰杆上挂上了BP機。

1996年:購置第一台個人計算機——英特爾386。
購置雙流縣機投鎮金雁村4組(今五大花園)交大一期房産一套,600元/平。
1997年:再遊三峽,二等艙,重慶直達上海,票價920元。
1998年:裝備人生第一部手機——摩托羅拉小磚頭(二手),800元。手機電池不知道是多少手,充滿電後隻能待機10分鐘或打三個時長一般性的電話,不是煲電話粥的那種。

1999年:換裝西門子數字手機。
同年“北漂”一年。
2000年:裝備索尼數碼卡片機。
2001年:裝備筆記本電腦。
2002年:戲精有了私家車——奧拓小王子。

奧拓的夢想是長大後就會變成奧迪!
2003年:雙流縣中和場五岔子橋村8組怡豐花園購置房産,1300元/平。
同年10月,戲精與孩兒她媽喜結革命連理。
2006年:戲精喬遷二環,并擁有了私家車庫。
同年12月,戲精喜得千金!
2008年:戲精換車,钛灰馬6。

個人認為钛灰色的馬6最好看!
2010年:換裝數碼單反相機——佳能EOS550D。
2012年:再換車——斯巴魯森林人。

2013年:換裝智能手機,朋友圈開張,戲精進入3G時代!
首次出國旅行,目的地斯裡蘭卡。

2017年:數碼單反升級為全畫幅——佳能EOS5D4。
2018年:已經步入老同志序列的戲精終于學會了微信支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