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
一般來說都是件愉快的事
但是對于一部分人來說
卻讓人感到焦慮和害怕
因為他們“睡不着”
早早躺上床,甚至還用手機放點輕音樂、白噪音,結果卻依舊輾轉反側直到淩晨。這種情況可以出現在酒店的床上、親友家的床上、對象的床上,甚至是家裡的另一張床上……
他們給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認床”。
A:每次出差都是折磨,10點躺床睜眼到日出,第二天跟客戶的會上,腦子一團漿糊。
B:因為換個地方就睡不着,我幾乎沒去旅遊過,羨慕那些能到處飛的人。
C:約我在外面過夜?不存在的!認床女孩真是想變壞都難……
認床的痛苦,失眠過的人都會懂。那是什麼讓這些人變成了與衆不同的“認床星人”呢?
認床,與“初夜效應”
這個“初夜”,可不是指某些不可描述之事。
在睡眠研究的領域,有個詞叫做 First Night Effect ,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初夜效應”。
簡單解釋就是:
在人類群體中,一部分人更加“警醒”,當置身新環境的睡眠中,大腦的一個半球仍會保持活躍,以便随時應對潛在的危險。
美國布朗大學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
研究人員對35名參試者的就寝情況進行了一周的觀察,結果發現,在陌生環境睡眠的第一晚,參試者大腦左半球在深睡階段比右半球更加活躍,大腦兩半球活動差異越大,就越難以入睡。
研究人員在參試者右耳邊播放一些小而尖銳的噪音,他們也更容易清醒。
從第二晚開始,參試者熟悉就寝環境後,大腦左右半球活動差異就開始變小。
可以說,“認床”其實是我們身體本能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會認床的小夥伴,也許都是更有危機意識呢!
但它還是很折磨人啊?有什麼方法能改善一下嗎?
認床,可以這麼做!當你已經知道認床隻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之後,應對起來也就要容易多了:
1、營造環境
出行或要外出過夜時,可以帶上自己的枕頭,常用的抱枕、香薰等等,選擇睡眠環境與家裡差不多的酒店、床鋪,睡前來杯熱牛奶,都能快速營造出熟悉、安全的環境,有益于睡眠。
2、心理暗示
認床是基于大腦本能的“危機意識”,給自己心理上的暗示,不斷告訴自己“我是安全的”,能從根源上減少認床現象的出現。
3、無需在意
認床通常隻會出現在環境改變的“初夜”,後面自然就會減輕消失,不用因此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反而不利于睡眠。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不奏效,那小薇也隻能建議你——
熬出個黎明
因為通常來說,初夜效應隻在第一天比較明顯,在熟悉陌生的環境後,即使是“認床星人”,也能進入深睡狀态啦。另外,名正言順的熬夜,它不香嗎?(大誤)
看完這些
你是不是不再擔心認床了?
希望你每次和新的床鋪
都能有美好的“初夜”
記得點贊、關注
轉發給更多的人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