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帶每到天寒,就有請親友到家裡來吃年夜飯的習俗,北平人可就不講這一套啦。不過北平逢到正月初一,上門來拜年的親友,隻要交情夠,可不能讓人空着肚子走,總要燙壺酒,端出幾個酒菜趕寒氣,暖和暖和,下兩盤餃子,才夠意思。
北平的規矩,初五以前不下廚煮飯,家家這幾天不是吃餃子,就是吃饅頭,很少人家是吃飯的,所以誰家也不準備大塊文章的飯菜。過年嘛!家家都是大魚大肉,膏腴膻鮮吃得油膩膩的,待客的酒菜,以清淡适口,腴而能爽才算上選。
舍下雖然是北平的老住戶,可是先世宦遊江浙兩廣,遠及雲貴川,踵武至聖先師,成了東西南北之人。就是飲食方面,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不東不西,不南不北,變成雜合菜的口味啦。
以舍間來說吧,春節待客的酒菜總要吃點野味,一過臘月二十三祭竈,如果有住在鄉間的親友就會送野味來了,大半不是山雞就是野兔。山雞(北平叫野雞)炒醬瓜、五香醬兔脯,都是下酒絕妙的隽品。爆腌白魚、紅焖豬肚、蔥烤鲫魚、鹵什件,腴而不膩,也都是大家所歡迎的。
正月初一,有些來拜年的官客,也是念佛持齋的居士,所以待客的酒菜,還要準備點素的洞子貨的時蔬(北平附近的豐台農家,有用溫室培養的蔬菜叫洞子貨,價錢特别高)。首先每年必不可少的是“炒什香菜”,又叫炒鹹什,主要的是選特大的黃豆芽,因為它像如意,取其萬事如意的口彩,另外配上胡蘿蔔、芹菜、腌芥菜、黃花、木耳、百葉、豆幹、冬菇、冬筍,一共十樣。一律切絲下鍋,加調味料,一炒,就是一兩盆,留着慢慢吃吧。
小黃瓜隻有小拇指粗,蒜苗嫩而且綠,鮮豌豆嫩而甜,配葷菜配素菜,不但提味,而且有一股子清香。
“燒素雞”是用豆腐皮做的素雞,加入冬菇冬筍切片,另外要放少許發菜紅燒。發菜是屬于海藻類(台灣的發菜,一斤要好幾千元,不過發菜不壓秤,買幾錢就成啦),形狀好像頭發,先用溫水洗泡,把羼進的雜物,一律揀出,等素雞焖爛,再把發菜同煮,等候入味,一同起鍋。這個菜冷吃熱吃均可,同時宜酒宜飯,現在家家都有冰箱,放個三五天都不會變味的。發菜跟發财同音,也是新年最好的口彩。
湖南的風魚熏肉,廣東的臘肉、臘腸、金銀肝,都是一蒸就能上桌的菜。高興的時候,一進臘月門,可以自己家裡做點兒放着,留到新春待客。否則湖南店、廣東鋪子都有得賣,每樣買點挂在房檐下風幹,過年在北平正是朔風凜冽、滴水成冰的季節,吹上個把月,絕對不會發黴變味的。
北方在過年時節的白菜,都是經過霜、進過窖的,不但脆而且甜。把白菜心漬一下,橫切成一寸高的圓堆,用芥末糖醋澆上一焖,就是芥末堆兒啦。酸甜帶辣,的确爽口。或者是把蔓菁切片做點沖菜,吃一口沖鼻子,拿來就餃子,再蘸點臘八醋,說實在的,那比吃魚翅席還入味呢。
獻歲開春,就是新年,您不妨試做兩樣,就知道調羹之妙,端在配搭得宜,味醇質爛便能大快朵頤,并非鹿尾駝蹄,才能引卮大嚼餍其所欲呢。現在寶島台灣,不但山珍種類繁多,談海味比内地名堂也更多。此地天暖氣清,四季有長春之草,八節有不謝之花,時蔬鮮蕨,應有盡有,您愛吃什麼敞開買,隻要您割烹有道,技擅易牙,準能朵頤緣厚,過一個适口充腸的舒服年。
(本文摘選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天下味》,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滿族鑲紅旗後裔,珍妃、瑾妃的堂侄孫。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灣,1985年在台灣病逝。畢業于北京崇德中學、财政商業學校,曾任職于财稅機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