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寶寶:你知道小雞為什麼要過馬路嗎?
派大星:不知道。
海綿寶寶:因為小雞要到馬路對面去。
聽聽,四四方方的海綿寶寶又一次爆笑登場啦!平時,它和它那隻會喵喵叫的寵物蝸牛,一起住在比基尼海灘深海處的一顆菠蘿裡。
它喜歡捕捉水母,職業是蟹堡王的頭号廚師。海綿寶寶總是令章魚哥無比煩惱,令蟹老闆郁悶無比,因為它總是制造各種各樣的麻煩。
怎麼,你很喜歡海綿寶寶?那你想看看它們的真面目以及它們家族的真實情況嗎?雖然海綿寶寶的出場原型是化工海綿,但是海裡面真的有海綿這種生物。随我繼續向下看,包你目瞪口呆哦!
超級大家族沒有人能确定海洋中到底有多少種海綿,因為新種類總是層出不窮地出現。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家族,目前登記在冊的就有近萬種,約占了所有海洋生物的1/15。
淡水中、沙灘上、淺水區溫暖的海域裡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事實上,在各種深處的海洋裡都有海綿的身影!
在海綿門中,體形大的有一人多高,體形小的跟一粒芝麻一樣小!不過,無論它們體形是大是小、居住在什麼地方,它們都是世界上結構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沒有頭,沒有四肢,沒有軀幹,沒有神經,也沒有器官。
海綿并不都是方方正正的如果你以為所有的海綿都像海綿寶寶一樣長得方方正正,那可就大錯特錯啦!要知道,海綿一向以多變而聞名于海洋動物界。
科學家在海綿旁邊注入無毒的染料,由此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海綿濾食海水的過程。
它們顔色多變,有灰黃、黑、大紅、鮮綠、褐黃、乳白、紫色等各種顔色;模樣更是奇怪,有的固定在珊瑚或甲殼上,長得像珊瑚或甲殼,有的像一串串的紅燈籠,有的像管子,有的像扇子,有的幹脆就像花瓶和杯子。
海綿的食譜包括海水中的細菌、矽藻、原生動物或動植物碎屑。
有些海綿真兇猛不是所有的海綿都像海綿寶寶一樣可愛,它們中有一些天性很兇猛的家夥。例如:生活在夏威夷海域裡的火海綿,為了保護自己不被魚、海龜等動物吞食,進化出了一種大本事——能夠分泌毒液。誰要是不小心碰到了它,嘿,保準會疼上幾個小時。
食肉海綿裡比較纖細美麗的一種——豎琴海綿
在澳大利亞的深海中生活着一種食肉海綿,體長約為2米,擁有一個漏鬥一樣的“嘴”,模樣看上去活像餅幹上的菱格。一旦有魚或其他生物在它旁邊遊過并觸動它時,它就會立即出動“大嘴”,将獵物捕獲并包圍起來。然後,它的美餐時間便開始了……
歡迎大家一起住
和海綿寶寶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海綿也喜歡熱鬧。它們總是邀請成千上萬種生物和它們一起生活。
有的海綿很喜歡和沙蟹在一起,它們附在沙蟹的腿或殼上,跟着沙蟹遊遍海底世界,而沙蟹呢,也不吃虧,背着這些海綿就像穿上了厚铠甲,用以抵禦敵人。
此外,牡蛎和峨螺也很歡迎有些海綿在自己殼上安家落戶,因為海綿身上能分泌難聞的氣味,幫助它們吓退敵害。有些動物尤其喜愛海綿,喜愛到甯願老死在裡面。
驚人的再生能力
号稱“再生之王”的海綿,重新生長失去的身體部分的能力非常驚人,斷開的一小塊海綿能長出新的海綿。
有些淡水海綿遇到惡劣環境,比如水流量大大減少,就會萎縮到剩下幾個細胞。然而,一旦适合的環境來臨,它們又會重新長成一個新的海綿。
古希臘人不但知道海綿擁有強大的再生能力,而且能加以利用。他們常常把海綿分切成幾塊,當成種子一樣放到海水中,等到它們各自長成了完整的海綿再進行收獲,把它們做成清洗身體用的海綿。這種海綿也叫“浴海綿”。
小夥伴們,
你們還想知道
哪些關于海洋動物的知識呢?
可以留言評論告訴三水哦!
——本文來源于網絡資料整理,如有不妥敬請告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