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暖,小蟲子也越來越多了,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兩種由蟲子引發的皮膚病。
1. 丘疹性荨麻疹:又稱蟲咬皮炎
病因:與小蟲子(多為跳蚤、螨蟲、蚊子或臭蟲)叮咬有關,叮咬與皮損出現之間可能有延遲,或根本沒注意到叮咬,是叮咬引起的一種過敏反應。
表現: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好發于四肢伸側、軀幹,尿布遮蓋區和腋下通常不受累。皮損呈紅色風團樣,直徑0.5-1cm,頂端常有小水疱,甚至有大疱,皮損在1—2周内消退,但常反複發作或遷延不愈,随着時間的推移,皮損呈丘疹或結節狀。自覺明顯瘙癢,反複搔抓可引起感染。
治療:外用藥物主要以止癢、抗炎為主,如酚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乳膏,瘙癢嚴重者可口服抗組胺藥,繼發感染時,給予抗感染治療。
預防: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避免到陌生環境玩耍,遠離狗、貓等小動物。
2. 隐翅蟲皮炎
病因:由隐翅蟲屬的昆蟲意外接觸皮膚,釋放強酸性毒素引起的急性刺激反應。
表現:暴露部位多見,一般在接觸毒素數小時内出現,表現為局部出現的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其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及膿疱,部分膿疱融合成片。自覺瘙癢、灼痛或灼熱感。病程約一周,愈後可留下暫時性色素沉着。
治療: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可選用生理鹽水、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和(或)濕敷。局部皮損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乳膏,嚴重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質激素。
預防:夜間關燈睡覺,并關好紗窗和蚊帳,當蟲子落到皮膚上不要拍打,應小心吹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