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65年的清華大學綿陽分校,代号“651工程”,對外稱“清華大學651分校”,是三線建設時期的産物,我國第一個激光測距儀、第一套數字通信系統等許多一流的科研成果就誕生于此。
清華大學綿陽分校由時任清華大學蔣南翔校長選址。
綿陽,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遊地帶。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産基地。
1965年,綿陽城北郊多了一個神秘的單位,通訊地址“201信箱”。
建成後的清華分校占地1000畝,師生們自己設計、自己搬石頭、自己砌磚,水蓋起了一幢幢教學樓、學生宿舍、教工宿舍和辦公樓。
清華大學綿陽分校,主要由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整體搬遷至綿陽組成。
1969年到1971年,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分兩批将師生遷至四川綿陽縣,1970年開始招生,1972年分校主要基建工程結束。
1978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同意清華大學綿陽分校遷回北京的通知》,同意分校遷回北京。
1979年初,清華大學綿陽分校搬遷完畢。在綿辦學10年,清華大學綿陽分校培養出了包括原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内的1000多名優秀人才。
清華大學綿陽分校搬走後,當時的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即現在的西南科技大學,遷入原址辦學,除分校的校舍和大部分教學設備設施為該校留用外,原清華分校的100多名教職工也轉入該校。
2015年10月,清華大學綿陽分校無線電系雷達專業70級部分學生赴綿陽分校尋根。
2018年10月25日,清華大學綿陽分校電真空75級學生齊聚綿陽,共憶涪水母校情。
他們看到,當年上課的教學樓、宿舍、運動場、食堂、老師們辦公的“清華樓”還在。他們倍感親切的“清華樓”用石建成,建築風格古樸凝重,與衆不同。
西南科技大學特别為1965年至1979年在此學習生活的清華大學師生修建了紀念園,有一面紀念牆和一尊紀念碑,碑文上刻有“涪水激自強不息 蜀地坤厚德載物”字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