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每日夜讀一分鐘素材

每日夜讀一分鐘素材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19 14:26:07

澎湃新聞記者 夏奕甯

1991年,我國國務院第83次常務會議決定,将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全國土地日”。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

近日,為迎接第32個“全國土地日”,第四十一期壹字讀書會邀請《咬文嚼字》主編、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副秘書長黃安靖,以“州”與“洲”為切入點,聊聊我國的國土曆史。本次活動由靜安區宣傳部、文明辦、學促辦聯合主辦,上海江東書院承辦,并得到新靜安集團支持。

每日夜讀一分鐘素材(壹字讀書會聽咬文嚼字主編說)1

黃安靖

衆所周知,我國擁有約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三。這片幅員遼闊的大地與“州”頗有緣分,比如我們常用“神州大地”來指代中國,比如先秦典籍《尚書·禹貢》中,就出現了“九州”這一記載。時至今日,還有蘇州、廣州、杭州等衆多以“州”命名的城市。

“要研究中國文化,就得抓住‘土地’這個詞。” 黃安靖介紹,從古至今我國對土地管理的重視程度就非同一般,而民間對土地也存在一些崇拜思想,比如人們會自發地建造土地廟、供奉土地神。“州”與“洲”二字,正與土地息息相關。

在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裡,這樣解釋:“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從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 從字形上看,“州”裡面有一個“川”,中間夾着三個點。“川”的本意是河道、河流;“三個點”則代表三個“石頭”。

因此,許慎認為:在河道等水域可居住的地方可稱作“州”,水在旁邊繞過;上古時期遭遇洪水,人們在“州”居住。後來堯帝為了管理,他把“水中陸地”慢慢劃分為“九州”區域。“州”字慢慢地由單純的“水島”,向行政管轄區域進行轉變了。

黃安靖介紹,秦代推行的郡縣制将天下分為36郡,再于郡之下設縣。到了漢代,漢武帝建立了刺史州制度,13個刺史各負責本州的若幹郡,并逐步演變為州、郡、縣的三級建制。其後,州、郡、縣三級一直延續到隋朝。

到唐代,出現了“道”,處于“州”之上,取消“郡”,在較長時期内,采用 道、州、縣三級制。 “府”短暫存在過。到了宋朝,取消了“道”,改以“路”,但存在時間不長,大部分時間實行州、縣二級制。

元代确立了行省制度, 又吸收原有的路、府、州、縣等,形成了多級行政區劃,有的行省層級多達五級——省、路、府、州、縣。明代取消了“路” ,實行省、府、州、縣四級行政區劃制度。而清代沿用了明制:省下轄府和直隸州,府下轄散州和縣。

随着“州”作為行政區劃名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它最原始的表達反而逐漸被遺忘了。于是人們另外造了個形聲字“洲”,來表示“州”的本義——水中的山地、水邊人居住的地方。

那麼,該如何區分“州”與“洲”呢?黃安靖分享了一個訣竅:大地名多用“州”,如“杭州”“鄭州”“蘇州”等。小地名多用“洲”,如福建省鯉魚洲(福州)、甲洲(漳州市)等。但也有幾個例外,比如株洲和滿洲裡用的都是加了三點水的“洲”。陝西榆林還有一個地方叫子洲縣,是為了紀念革命烈士李子洲而命名的。

以“州”和“洲”為關鍵字,黃安靖為讀者普及了中國的土地曆史及故事。在他看來,博大精深的漢字是承載華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載體。日常生活中每當看到一些自媒體、短視頻賬号混淆這兩個字,他就會感到,自己作為《咬文嚼字》主編依然任重道遠。尤其在編纂刊物的過程中,他發現讀者從孩童到耄耋老人都有,更加體會到這本書在國人中影響力之大。

每日夜讀一分鐘素材(壹字讀書會聽咬文嚼字主編說)2

《咬文嚼字》合訂本

讀書會上,有人提及了對當下中國年輕人慣用網絡用語、越來越不會“說中文”的擔憂,黃安靖表示:“語言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我們現在的生活那麼多彩,有那麼多豐富的語言現象其實非常正常。我們并不反對所謂的網絡用語,包括每年也會評選流行語,隻是有些東西在專業的科學性的服務當中還是不能出現的,需要講究一些語言規範。”

雖然2022年度流行語的出爐還尚早,但黃安靖也透露了他心目中的一些評判标準:“一是要反映年度特征,二是要堅持價值原則。語言不僅要純粹,背後還要有豐富的信息含量。”

“壹字讀書會”創辦于2017年8月,圍繞新時代、建黨百年大主題、文明實踐、家風家訓等主題,以“識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傳播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助力打響上海城市文化品牌。每期“隻取一個字,直抵事物之本質”。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