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複星官方宣布收購Lanvin,從而為“中國公司收購國際奢侈品牌”又添上一個瞠目結舌的案例。
因為就在兩周前,山東如意收購了瑞士皮具品牌Bally。
如意收購Bally據估算花了7億美元,而複星收購Lanvin,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說,大約花了1億歐元,相當于1.23億美元。
不禁唏噓。
驕傲的台灣名媛、女中豪傑,Lanvin的主人王效蘭,這些年來面對各路買家的追求,一直挑三揀四,舍不得賣。
早年她曾放話不賣給日本人,因為無法原諒日本侵華的曆史。一年前求購者中出現了卡塔爾王妃的基金Mayhoola,她覺得對方出價太低。
幾番折騰,Lanvin的估值從2017年的4億歐元,跌到如今1億歐元,還是賣了。買家複星有投資大鳄之名,在時尚圈卻排不上什麼座次。
林青霞很愛Lanvin
山東如意收購的是一個正在賺錢的品牌,而複星收購的是一個虧損不斷擴大的品牌。
虧損,讓複星可以拿很低的價格買下Lanvin,卻為投後的管理帶來無法想象的挑戰——要怎樣才能扭虧為盈?
這就引出第三個問題,品牌的定位。
對Bally來說這不成問題,公衆認為這是一個二線奢侈品牌。雖然與LV,Gucci無法相提并論,但畢竟可以占到頂級購物中心的二樓位置,比輕奢品牌曆史久、質量好、格調高。
Lanvin,你未來的新店鋪要開在幾樓?
Lanvin已經有将近130年曆史,早年可是混高定圈的。
還做那種低胸大露背,長拖尾閃亮片的華貴晚禮服。可不是大學畢業的小女孩買來去面試穿的,是名媛貴婦佩戴高級珠寶,搖曳生姿穿去晚宴的。
問題就在這裡,Lanvin現在仍然有粉絲,是那種迷戀老巴黎,喜歡正兒八經的老式優雅的女性,是喜歡舊Dior的設計,看不懂新Dior的人。
如果Lanvin不改變,就會面臨高級定制、高級成衣共同的冷清命運,繼續不賺錢。事實上,Lanvin現在的定價就是比照一線大牌的,曲高和寡。
而如果真如現任創意總監說的那樣,要向輕奢品牌靠攏,呃,也許會引發一段時間的搶購,因為“大牌打折了”。長期看,Lanvin才這麼幾家店,要怎麼和Michael Kors競争?
收購Lanvin的消息大概在小胖子時期就有,當年還有人傳LVMH這樣的奢侈品集團有興趣。
到了當下,曆峰集團重心在硬奢,LVMH和開雲集團也放慢了收購時裝品牌的節奏。可能是時裝真的不太好做,大鳄們排兵布陣基本完成,不那麼需要時裝了。
觸底反彈的案例不是沒有,但那需要多少資源、多麼強大的後盾。
就拿Gucci來說,如果沒有背後的開雲集團,品牌在低谷時如何敢于大舉投資?而Lanvin,沒有那種養家的兄弟姐妹,複星有實力,并且願意大舉為之投資嗎?
做大秀、開大店,沒有眼光和魄力,有錢也不敢投。王效蘭這麼多年,一直被批評不敢投資,Lanvin這個燙手山芋,不知道誰敢接。
Gucci的大逆轉還有一些關鍵因素,比如CEO Marco Bizzarri和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的神奇化學反應。一個品牌要成功需要兩位關鍵先生(女士),缺一不可。
Bally現在的CEO Frédéric de Narp是從Harry Winston來的,上任5年了,幹得不錯,業績很好。而Lanvin現在的創意總監履曆平淡,上任至今也沒有什麼作為。
就算我們大膽設想,把待業中的小胖子Alber Elbaz請回來,他還能有精彩表現嗎?更重要的是,能找到厲害的CEO與他搭檔嗎?
Alber Elbaz@VOGUE
現在,山東如意已經收購了一大把不錯的二線奢侈品牌,鑒于其多年來的主業都與服裝相關,權且認為他們是在搭建品牌組合,和LVMH、開雲集團早期路徑一緻。
我們認為山東如意收購Bally這個案例更靠譜,主要是因為Bally不錯。如意财力不俗,但能否做好時尚,還是讓人捏着一把汗。
複星收購Lanvin之所以風險要大一些,首先因為Lanvin處境很糟,且重振難度極大。
也因為複星在時尚方面談不上有什麼好成績,常被提及的Folli Follie,複星隻是一個小股東,經營管理是别人在做。
複星投資的Caruso和St. John很少進入人們的視線,複星構想的,中國市場的能量,這些品牌似乎并沒有利用到。
就已有案例,複星在時尚領域的投資也是比較長期的,隻能說,不溫不火。長于投資而弱于管理,這也是中國資本共同的難題。
複星需要盡快為Lanvin找到合适的CEO和創意總監,再拖下去,這個品牌的價值會繼續縮水。
搜了一下,Lanvin連微博都沒有注冊。
獨立老字号今天的風雨飄搖,旁觀者即使是理性的商業人,也會忍不住遺憾怅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