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的三種學習方法

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的三種學習方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2 15:07:02

今天來聊一聊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的高效學習方法,包括兩部分内容:1.理論篇,介紹3種高效學習法的涵義、科學依據等。 2.實踐篇,聊一下我們家在語文學習中是如何運用這些學習法的,抛磚引玉,期待大家集思廣益,相互提供更多金點子、小妙招。

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的三種學習方法(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的三種學習方法)1

----------理論篇----------

第一種:主動回想法

一、涵義

主動回想法,是被認知心理學家們公認的最高效的底層學習原則,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要主動回想學習内容,而不僅僅依賴于被動的輸入。

比如學習一首古詩,反複讀幾遍是被動輸入,蓋住書本回想詩句是主動回想。可能第一遍背得很吃力,會漏字錯詞,可以打開書本對照一下,再蓋住書本重新回想。

為什麼主動回想比被動輸入更高效呢?因為被動輸入隻涉及到記憶的編碼和存儲,而主動回想涉及到記憶的提取。因此,主動回想在鞏固長期記憶上是最有效的。

二、科學依據

1.“主動回想法”的益處:

❶ 有效地鞏固了記憶;

❷ 檢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越練越好;

❸ 經常性的“提取練習”能促進學習;

我們常用的“反複閱讀”和“劃重點”的方法,并非高效的學習方法,因為這兩種方法隻是熟悉了學習内容,并沒有主動加工,實質上仍然是被動輸入,沒有涉及到主動提取記憶,沒有起到鞏固記憶的作用。久而久之,大腦從記憶裡檢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學習能力會下降。

2.“必要難度原則”

認知心理學家比約克夫婦提出,一個人在構建和提取記憶時花費的精力越多,有關該記憶的提取能力會大大提升。通俗講就是:記得容易忘得快,記得費勁記得牢。

主動回想時,大腦要不斷地進行記憶的提取,感覺上學習很費勁,其實記憶更牢固。

三、如何應用主動回想法?

方法❶ 看書時避免重複閱讀,看完一章節後蓋上書回想内容。

接觸新知識時,不要一股腦兒地灌,分章節學習和回想。将新知間歇性地加入主動回想的步驟,比反複看整本書效果好得多。

方法❷ 睡前回想當天學習的内容

沒有再攝入新的知識,減少了後攝幹擾,記憶更牢固。

這個方法,我上學的時候經常用。我是文科生,期末要背的内容很多,我就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把一天背過的内容全部過一遍,想不起來的地方就翻書看看。

早上醒來,先不起床,再把前一天的内容過一遍,看看有沒有忘記的内容。這種記憶方法特别牢固準确,當年被同學戲稱為“複印機”。

方法❸ 目錄細化

複習時以目錄為綱回想各章節的知識要點。一本書的框架和章節,都體現在目錄裡,可以根據目錄回想當前單元的知識要點。回想完,再翻到相應的章節看課本内容,看看有沒有遺漏和錯誤。

對照着目錄的知識框架,主動回想相關知識,有助于知識的系統化、條理化,把書越讀越薄。

第二種:測試學習法

有一項實驗,将被試分成兩組,學習同樣的内容:A組重複學習4次、沒有測試;B組重複學習3次、測試1次;C組學習1次、測試3次。一個月後進行測試,A組隻記住了40%,B組記住了55%,C組記住了60%。

這說明:1.測試有助于鞏固記憶 2.哪怕僅做一次測試,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1)測試的好處

1. 提升學習效果

其實測試學習法就是基于主動回想學習法的原理,通過測試充分調動大腦、主動回想已學知識,進而鞏固記憶。

2. 适度測試的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壓力與大腦運行效果的關系倒U形曲線,适當的壓力水平,使學習和工作狀态處于最佳水平。壓力太大或太小,都會使學習效率下降。所以測試也需要給适度的壓力,避免過多或過少。

3. 測試本身,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這與前面提到的記憶提取的“必要難度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測試強迫自己提取記憶,使記憶更牢固,而且測試讓我們更容易找到知識漏洞,從而有針對性地複習。

4. 測試有助于提升新知識的學習效果

測試使我們融會貫通,把舊有的知識背景遷移到新的知識下,促進新知識的評估、綜合分析和應用。

2)如何運用測試學習法?

方法❶ 用“聽寫”代替“抄寫”。如果孩子畏懼聽寫,可以用遊戲方式把聽寫的過程變得有趣一些。比如親子互考,你聽寫我幾個詞,我聽寫你幾個詞。

方法❷ 在預習中引入“學習前預測試”。學習新單元前,先做一套單元測試題。這個過程一定很辛苦,但有助于孩子分辨哪些是不會的知識點。該方法适合語文、英語的學習。

方法❸ 讓孩子出題考你。孩子為了出刁鑽的題,就會反複揣摩知識要點,不知不覺就把知識記住了。

方法❹ 用測試作為複習的手段。比如語文複習,通過做試卷複習,比反複讀寫更有效。

現在雙減,很多學校一二年級都不考試了,家長可以适度地自行測試,以便掌握孩子對知識的學習程度需要提醒的是,家長要把考試視為查漏補缺的機會,而不是“唯分數論英雄”。更看重學習的過程,而非僅盯成績。

第三種:費曼學習法

内核:以教代學

費曼學習法的内核就是以教代學,将學到的知識講解給别人聽,将會加深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隻有把知識點講明白了,才算對知識點真正掌握。

應用步驟

第1步:确立學習主題

拿出一張白紙,列出想要學習的主題,寫下對該主題了解的所有内容(後續有新的信息來源也可加入筆記)。

第2步:以教代學,像老師一樣教給别人,

假想自己是老師,把内容講給不會的人聽,用自己的話盡可能詳細地講解。

第3步:找到差距,回顧反思,重新學習

講解時遇到卡殼的點,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複習。

第4步:重複之前的步驟,簡化語言

重複第2.3步,用更簡潔的語言進行講解。如果能用非常簡潔的語言把知識點講透徹,就說明完全掌握了。

費曼學習法不僅是學習的妙方,還是窺探不同思維方式的窗口。這個方法讓孩子把知識點聚合又揉碎,重組知識結構,幫助孩子對知識點有更深入的理解。

費曼學習法為什麼有這樣的魔力?

1、符合“主動回想法”。要把一個知識點講清楚,就需要大腦主動去記憶裡檢索和提取信息,因而鞏固了記憶。

2、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教的過程中,發現知識漏洞,進而有針對性地深入學習。

經常看到孩子講奧數、講曆史的小視頻,鼓勵孩子當“小老師”,就是對費曼學習法很有儀式感的運用。

費曼學習法,還有一個妙用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把錯題講給家長聽,當孩子把錯誤原因、正确解法都講明白了,說明孩子對這道題真正理解透徹了。這個方法我覺得特别好,在各科學習中都能運用。

以上是理論篇的内容。這三種學習方法是融會貫通的,測試學習法和費曼學習法都是以主動回想法為底層邏輯的。

----------實踐篇----------

了解了這三種學習方法以後,我對孩子的學習進行了一些調整。以語文為例,聊一聊我們家是怎麼應用這些學習方法的。

1、晨讀方面的改進

從今年2月份了解到337朗讀法之後,我們娃就開始每天早上晨讀,遵照337朗讀法,讀古詩、小古文、散文、日有所誦等。

但337朗讀法的一個核心思想是不強調背,隻強調讀,于是我們之前主要是讀,沒有要求孩子背誦小古文。

而主動回想法和測試學習法都提到了記憶提取的重要性。誦讀有助于孩子理解古文的韻味,但要達到内化和應用層面,就需要對古文記憶的提取與加工。

所以從暑假開始,我又帶孩子重刷小古文100課,從第一篇開始背誦,每一篇小古文都請孩子當老師給我講解,這樣可以了解到她對小古文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及時發現不理解的地方,補充知識。

2、關于字詞的學習

字詞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之前聽邵鑫老師的講座,他提到低年級不重視字詞的積累,到了高年級書寫量增加,問題暴露出來,還是要回來打補丁,但高年級沒那麼多時間了。所以我一直很重視字詞問題。

我們之前預習生字,主要就是讓孩子描紅 抄寫。根據常爸的建議“用聽寫代替抄寫”,我們調整了字詞預習的方法,先抄3遍,有印象後開始聽寫,寫錯了或不會寫就看答案,再聽寫。這樣比描紅 抄寫更有效,記憶更紮實。

3.關于好詞好句的積累

讀散文和日有所誦的時候,娃經常跟我說,這裡寫的真好。我們會讨論一下好在哪,劃出好詞好句。其實我們還可以做的更深入。

(1)加強背誦與默寫,把好詞好句背下來,分主題默寫,比如描述冬天的好詞好句,我們積累了哪些?讓孩子默寫下來。

(2)對好句進行仿寫,練習寫作手法和結構,訓練思維。這樣可以增強記憶,并對存儲的記憶進行再加工,強化吸收,内化為主動的知識,為寫作打基礎。

4、練字方面的小經驗

練字的重要性就不贅述了,低年級相對時間充足,有時間培養寫字習慣,要在低年級形成下筆即練字的習慣。

我們從一年級開始跟着河小象練字練了一年時間,我最大的心得體會就是,觀察是寫好字的關鍵。大象老師在點評作業的時候,經常提到一定要多看老師的範字,看出門道再下筆,下筆前做到心中有數。為了讓孩子能仔細觀察,我就請她當小老師,看完字的講解視頻之後,

請她教我怎麼寫這個字。

她為了給我講得明白,經常要看兩三遍老師的講解,把字的筆畫和結構要點掌握清楚。我寫完字,再請她當小老師點評我的字,哪個好,哪個差,差的字是差在哪裡。這樣一來二去,她就把這個字的書寫要點記到心裡了。

5、關于刷題

在理論篇提到,測試是複習的重要方式,對鞏固知識很重要。所以刷題,是很有必要的。

隻學不測,會眼高手低。測試可以暴露知識漏洞。工作日沒有興趣班的時候就做,沒時間就放在周末。

閱讀理解更需要刷題,愛讀書不等于閱讀理解的應試能力強。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需要通過做題、分析錯誤、分析答題思路來取。

最後再啰嗦幾句,學習方式的改變有時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不那麼願意接受的事情。比如本來預習字詞是抄寫,為什麼就變成了要聽寫?本來好詞好句抄下來就行了,為什麼還得默寫、還得仿寫?所以我一般會給孩子講一下,為啥要改變,對她有什麼幫助,我會陪她做什麼。

我還讓孩子跟我一起看了一些學習力的課程,讓她自己去理解這些學習方法。這樣孩子就更容易接受,也更有驅動力執行。

孩子依賴我們的時間很短,等孩子到了初中,我們就隻剩下保姆和錢包的功能了。在我們還能陪跑的時候,不是拉着孩子跑、逼着孩子跑,先自己多學習,研究方法,提升父母的認知。再把方法教給孩子,授之以漁,等以後孩子需要自己長跑的時候就能有更長久的動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