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利用好執念

如何利用好執念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8 15:50:48

作者 | Andy熊

老子說:知人之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能了解别人,戰勝别人固然厲害,但如果能反省自己,改變自己的認知才是更有智慧的。

如何利用好執念(三個方法讓你擺脫執念)1

疫情期間,由孫俪主演的都市職場劇《安家》火遍大江南北,其中有一個情節我印象非常深刻。

海清飾演的宮蓓蓓是一名婦産科醫生,一次下班回家後問婆婆有沒有給二寶添加輔食。

婆婆回答說因為有母乳,所以忙忘了。還說母乳有營養,不用這麼早給孩子添加輔食,也不用過早斷奶。

宮蓓蓓解釋說母乳是有營養,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這個月齡的寶寶了,必須添加輔食以補充其他所需營養素,自己是婦産科大夫,遵循科學喂養。

婆婆聽完顯然不高興,宮蓓蓓正準去給二寶喂奶,又發現公公正在給已經上學的大寶喂飯,大寶張嘴等着喂的同時,還一邊盯着手裡的iPad看動畫片。

于是她就對大寶說要自己吃飯,但有靠山在場,孩子不聽,婆婆說隻有這樣喂,孩子才能吃得更多,才會長肉。

宮蓓蓓很無奈,說這樣喂飯看電視會影響消化而且對眼睛不好,還會讓孩子養成不良吃飯習慣,便強制拿過孩子的iPad,結果孩子哇哇大哭起來。

這個時候婆婆又看不下去了,說宮蓓蓓大驚小怪,還說小區的其他孩子都是這樣喂飯的,孩子本來可以好好地吃個飯,結果被她弄的又哭又鬧,一家人都不開心。

從來不管家庭瑣事的丈夫聽到孩子哭聲,不僅沒有表示理解,反而也責怪她不該把孩子弄哭。

這樣的場景你有沒有很熟悉?

如何利用好執念(三個方法讓你擺脫執念)2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家庭溝通現場

孩子不哭世界太平,隻要一哭,你便成了千夫所指的後媽。

同樣為人母,我對這一波操作太感同身受。真的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最怕豬一樣的隊友。

但是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誰是誰非然永遠都不會有定論。

對于習慣價值觀相差十萬八千裡的幾代人之間,就真的非得争鋒相對,大戰幾百回合整的兩敗俱傷嗎?

連嶽老師說:我們在與上一代的溝通中,不能帶有"正确的偏執",要避免誰對就聽誰的,這樣傳遞不了正确,卻會增加對立與怨恨。

連嶽老師是在告訴我們,與人相處,要放棄執念,學會改變自己的認知,能達成共識固然皆大歡喜,即使不能,也不要偏執,能做到順其自然才有可能柳暗花明。

這便是人們常說的那句:不能改變别人,那就改變自己,要想自己改變,首先得有更高層次的認知。

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

如何利用好執念(三個方法讓你擺脫執念)3

這本書就是《認知覺醒》,書的作者周嶺,是中國科技财富雜志社社長,著名紅學家,編劇。

周嶺老師說自己也是在一個衆人都不看好的,老大不小的年紀裡(36歲)才開始着手探索,轉變認知的。

書中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廣泛涉獵博覽群書所得的感悟,提出了很多實操性很強的方法。

根據書中内容,我做了三點歸納與總結,希望讀完也能幫到或許也在迷茫期的你。

如何利用好執念(三個方法讓你擺脫執念)4

1.向高手學習,找到自己的觸動點,重新連接

周嶺老師說:想要快速成為一個行業的高手,最好的方法是和行業專家交流。

但我們普通人幾乎連專家的面兒都見不到,唯有通過閱讀專家所寫的書籍來與智者的頂級思想對話。

這也不失為一個非常好的自我提升的思路,也是我們想要做出改變時首先會想到的方法。

作者說:讀書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獲取最高級的成長策略,幾乎所有的書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選擇、決策的過程。

我們讀得多了,對于智者們看待問題的高明視角,會慢慢耳濡目染,吸收後最終内化,成為自己認知的一部分,指引着我們不斷做出合理的選擇。

但并不是說非得記住每一本書的内容,那也不現實,我們要學會取舍,隻取最觸動自己的部分加以吸收消化和運用。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将書中最觸動自己的點摘出來,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拼接,形成自己的認知網絡,而後或實際操作或轉化成文字影響别人。

如何利用好執念(三個方法讓你擺脫執念)5

2 開啟"元認知能力",通過反思複盤來提升自己

"元認知"是一個心理學專業術語,它指的是個體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與調節。

換句話說,"元認知"能力其實就是自我反思和尋求改變的能力。

書裡作者給出了這樣的理解:元認知能力就是覺察力和自控力的組合,它包括自我審視、主動控制和防止被潛意識控制這三個方面。

作者是想要告訴我們:要真正有所改變,需經常反思複盤,反思自己的思想行為,讓我們時刻保持理智與清醒,這樣在做選擇的時候才會權衡後擇其最優。

馬雲說:成功的人都是反思自己的人。

在一次演講中,馬雲告誡年輕人:"如果我沒有經曆年輕時的那麼多挫折和彷徨,沒有曾經不斷地思考與精進,就沒有絕地反擊後的阿裡巴巴,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彷徨很正常,在彷徨和迷茫以後,你要思考,清楚自己該做些什麼,想要達成什麼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自己的沖動行事而後悔,但在後悔之後幾乎從來不曾有過反思。

等到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境況時依然重蹈覆轍,在做選擇時還是猶豫不決,形成我們常說的"糾結型人格"。

與其總是郁悶糾結,不如時常反思一下當時做選擇時的思維過程,究竟是何種原因導緻的糾結,那如果明确了選擇的目的,下次再做決定的時候會不會就不會那麼痛苦?

就像作者所說:有反思的生活,就好比在時間的溪流中拾取一塊閃亮的小石頭,然後精心打磨,不久之後我們就會有一大袋裝滿認知的晶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所以才成為了名人曾子,希望我們也能經常反思精進,成為一個思想有深度的人。

如何利用好執念(三個方法讓你擺脫執念)6

3.帶着明确的目标,在舒适區的邊緣刻意練習

作者将人的能力分為三個區域:舒适區、拉伸區、困難區。

所謂的拉伸區就是對我們來說不是很簡單,但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夠達到的目标區域,也就是離開舒适區,通向困難區的過渡。

習慣享樂,這是人的天性。我們很多人都習慣重複做自己很擅長的事情,覺得這樣才能很好地彰顯自己。也幾乎從來不去觸碰那些感覺很困難的事情,覺得不可能學會,更不願意去浪費那個時間。

但是作者說:想要自己高效成長,必須讓自己始終處在舒适區的邊緣(拉伸區)反複練習

進入拉伸區,就必須給自己定好明确的目标,強迫自己跳出舒适區,但目标太大會讓我們在行動的時候一籌莫展,不知道從何開始。

所以作者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提煉目标,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任務就會從困難區轉移到拉伸區了。

比如閱讀,很多人都想要通過讀書改變自己,但書籍那麼多,真正行動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開始,沒有明确的目标,也不能很好地堅持閱讀下去。

這就需要我們想清楚兩個問題:我希望看哪方面的書?我希望自己能達到怎樣的層次?

想清楚了自己的興趣方向,再去搜索與自己興趣匹配的相關書籍,挑選你能讀得下去的書開始閱讀。

關于"達到怎樣的層次"是一個很大很泛的目标,我們需要進行拆解細分,如:讀完一本書後,我能根據作者的建議作出哪些改變?

閱讀每一本書後都刻意練習反問一下自己,一本書如果能讓自己産生一個想法或行動改變,那麼堅持的時間長了,我們的認知水平就會得到質的飛躍。

如何利用好執念(三個方法讓你擺脫執念)7

人的命運是各種選擇的結果,而認知會影響我們對選擇做出判斷。

所以啊,不要再執着于某一點的不甘心想不通了,跟我一起去好好學習吧,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當你站在智者的肩膀上重新俯瞰的時候,所看到的彩虹又會是不一樣的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