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商銀行電商平台融e購業務調整引發市場關注,“銀行系電商遇冷”話題熱度再起。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從業内人士處了解到,融e購下線主要是順應監管要求銀行回歸金融主業的要求,銀行系電商或退出或剝離。
工行宣布:停止這項業務!上億用戶或受影響
近日,工商銀行宣布,因業務調整,該行将于6月30日24:00停止融e購個人商城相關服務。如用戶需要進行積分兌換、購買貴金屬和公益捐贈,可以登錄工商銀行手機銀行辦理。
除關停個人商城服務之外,工商銀行還公告稱,将于6月30日24:00停止融e購企業商城公開銷售、商圈銷售、跨境貿易等相關服務,票據經紀、工行集采、司法拍賣等服務功能入口遷移至工商銀行門戶網站首頁。
公開資料顯示,融e購是工商銀行在2014年1月12日正式推出的電子商務平台,已發展成為涵蓋B2C、B2B等業務且功能齊備的綜合性電商平台。
融e購個人商城彙集數碼家電、汽車、金融産品、服裝鞋帽、食品飲料、珠寶禮品、交通旅遊等十幾大品類,數百個知名品牌,近萬件暢銷商品,支持工商銀行用戶積分抵現支付訂單。
“融e購”一度被譽為銀行布局電商業務的典型案例。
工商銀行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工行“融e購”電商平台年交易額分别為1.27萬億元、1.03萬億元和1.11萬億元。用戶數方面,截至2019年末,“融e購”用戶達1.46億戶。
有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此前工行融e購個人端核心場景已在向工行手機銀行進行遷移。
公衆号已半年未更新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記者查閱“融e購”微信公衆号曆史信息發現,最新一則信息停止在2021年12月16日。“融e購”微博賬号也顯示,最近半年來賬号沒有發布過任何信息。
2021年12月29日,工商銀行還曾對融e購個人商城的部分功能進行了調整,關閉非自營商品或服務的純現金購買模式,消費者在融e購購物時需要支付不低于1元的個人綜合積分(667積分)。
工行回應:将整合升級,提升線上金融服務能力
對于此次融e購業務調整,近日工行融e購相關負責人對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表示,這次調整主要是順應互聯網和金融發展趨勢,對融e購平台相關業務進行的整合升級。
該負責人表示,融e購自成立以來,得到了廣大客戶和社會各方面的關心支持,對推動工商銀行轉型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此,對各方面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謝!融e購平台相關業務的整合升級,将進一步聚焦發揮工商銀行經營優勢,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其中,C端業務将轉型為積分商城,與手機銀行融合發展;B/G端聚焦場景合作和金融輸出,持續優化服務功能,助力開放銀行建設。
“下一步,工商銀行将以手機銀行作為面向C端用戶的線上主入口,積極打造非金融生态場景,更好地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金融 非金融”服務,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覆蓋面,更好地滿足客戶對線上金融服務專業化、綜合化、場景化、便捷化的需求。
目前,工商銀行手機銀行用戶持續保持領先,已成為工商銀行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的核心支撐平台。将進一步圍繞“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目标,以數字化轉型引領改革創新,打造新模式新業态,推動形成更多新增長點和新動能。”該負責人表示。
建設銀行也有類似動作
可與前述“退出、剝離”之說印證的是,建設銀行電商平台善融商務在3月18日發布變更經營主體的公告稱,自2022年4月25日起,善融商務經營主體将由建設銀行變更為建行集團成員建信金服。
民生銀行4月15日也發布了“關于中國民生銀行民生商城系統下線”的公告,該行“PC商城”已經于5月31日正式關閉。
銀行系的電商使用感受如何?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随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相對于專業的電商平台,銀行系的電商無論是在産品和活動的豐富程度,還是頁面操作敏捷度等方面都不夠方便。
一位北京市高校學生認為,雖然銀行系電商經常會推出一些積分免費兌換商品和權益的活動,但動辄需要兌換幾百積分甚至成千上萬積分,一般的消費者根本達不到門檻,無法有效激發用戶使用興趣。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楊希)、中國證券報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黃菁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